分享更多
字体:

“卤”香盛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6 01:08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在中国的语言体系中,不少字眼是带有地域性的,也时常出现“一词多义”的情况。饮食词汇也是如此,以卤为例,可作为名词,也可作为动词使用。在北方,对于“卤”的使用,最常见的是“打卤面”。据《现代汉语词典》,此“卤”为“用肉类、鸡蛋等做汤加淀粉而成的浓汁,用来浇在面条等食物上”之意,也有不加淀粉,直接炒制菜肴当做“卤”的;在南方,最常见的“卤制品”是“用盐水加五香或用酱油煮”之意。“卤制品”类似“酱制品”、“酱货”,但两者在颜色、使用的食材等方面有差异。除此之外,“卤”还有盐卤、饮料的浓汁等意。

  居家平凡、细致讲究的打卤面

  说起“打卤面”,以北京的打卤面最负盛名。传统的“打卤面”在北京人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洗三面、寿面、接三面都用到打卤面,贯穿人生的各个重要阶段。据说在“老北京”眼里,只有用猪肉煮成白汤,再加入五花肉片、虾米、口蘑、黄花菜、木耳、鸡蛋勾芡制作而成的卤,才能被称作“打卤面”。所谓“打”,乃“制作”之意。

  在翟鸿起等著的《老饕说吃》中,用十六句的顺口溜介绍了老北京打卤面的制作要领:

  猪肉吊白汤,肉汤鲜味浓。海米不可少,白肉片成型。金针和木耳,蘑菇要洗净。味精加酱油,调味色通红。淀粉用精品,卤汁不泄松。鸡蛋甩大片,金黄色鲜明。清油炸花椒,保鲜龙点睛。京味打卤面,色香味浓郁。

  如此看来,我们常见的西红柿鸡蛋卤、三鲜卤、茄子肉丁卤灯,要是在“老北京”的时候,只能被唤作“卤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打卤面”延展了内涵,而“卤面”与“打卤面”的制作方法极其相似,统称为“打卤面”不无道理。“打卤面”也更多地作为北方的代表面被认知。

  开启味蕾的卤味

  有人做过考证,卤味的历史有两千多年,源于秦,卤的工艺,古代称之为“奥”。卤味选用的食材广泛,可荤可素,猪牛羊肉、蔬菜鸡蛋豆制品都可制作卤味。在单独食用时多为凉菜,既可当小食,又可混搭制作成卤味面、卤味饭。白云猪手、卤牛肉、卤猪儿、鸭脖、鸭舌、卤制豆腐干等都属于卤味。最常见的卤味主要分白卤、红卤、黄卤三大类。如按地域分,四川卤味、粤闽卤味较为驰名。

  制作卤味时,“卤水”至关重要,常会用到八角、花椒、桂皮、草果、陈皮、茴香、丁香等香料,简直就像一个微型的中药铺子,除此之外,上等的酱油、冰糖、盐、葱、姜、蒜等也是不可少的。在将待卤制的食材熟制后,投入到已经制作好的卤水中,小火熬煮,直至卤味上色入味。值得注意的是,卤水可以多次使用,而且卤制的次数越多,卤水的风味越鲜香浓醇。

  食材经过“卤制”,在呈现本味的同时,又与各种调味料形成了浓郁醇鲜的“卤香”。风味独特,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带有非常突出的地域特色。现在,不少人将卤制品、酱制品合二为一,称“酱卤制品”,主要是因为制作方法近似。粗泛地进行划分,中国呈现出“北酱南卤”的特点,但此非定式,苏州的酱汁肉、浙江的酱货也格外出色。

  卤水豆腐,平淡珍馐

  中华南北各类族群的饮食中都有豆腐,比如文思豆腐、麻婆豆腐、臭豆腐,普通又常见的豆腐深受人们的喜爱。“卤水豆腐”是中国传统制作豆腐的两种方法之一,另一种为“石膏豆腐”。 “卤水”为盐卤,能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凝结,再经由压制,挤出水分,即制成卤水豆腐。

  想必人们对“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这一俗语并不陌生,这也说明,在制作豆腐时,“点卤”极为关键。点多成了“老豆腐”,点少则变成“豆腐脑”,个中玄妙,全凭制作师傅的经验。“卤水豆腐”豆香浓郁、滑嫩软细,又具有一定的韧性,风味颇佳。即使不经烹调,只取制作好的卤水豆腐,趁热配上辣椒酱油或是葱花盐都能称得上“美食”,清水出芙蓉,也许平平淡淡才是真味。正因“卤水”的作用,才“变魔术般”将液体变为固体,化寻常为神奇。

  从前文可以看出,“卤”在中国人的饮食中是个多面手,能够驾轻就熟地出现在中华饮食的各个层面,经过世代相传,形成丰富多彩的卤文化,更是中华饮食的一大宝藏。真可谓香飘万里,居家饮食、厅堂饮宴皆相宜。

  (内容由康师傅中华饮食文化学院提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