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QFII扩容 无助于股市深度改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6 03:15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刘晓忠

   近日证监会宣布,经国务院批准,证监会、央行及外管局等决定新增QFII投资额度500亿美元,使QFII的总投资额达800亿美元;同时,增加RQFII投资额度500亿元人民币,且允许试点机构用于发行人民币A股ETF产品,投资于A股指数成份股并在港交所上市。

   坦率地说,当前股市再度以革新加以素描,从打击内幕交易,推行强制分红,变革退市制度,呼吁养老金入市,宣示蓝筹股价值,再到4月1日启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及QFII扩容,似乎股市改革风风火火。

   当前经济增速下滑,真实通胀高企,上市公司利润过度集中于寡头垄断国企,透射出的是一种垄断租金而非竞争实力,这使得单凭政策托市无异于刻舟求剑。同时,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投资边际收益率已相比欧美等市场不具有显著优势,如产业资本领域的外资回流等透射出中国的边际投资回报率趋降,加之人民币汇率已接近市场均衡状态等,使中国股市面临风险升水与收益不确定之中,难以增强QFII对A股市场的投资偏好,使扩容QFII更多地是监管层的一厢情愿。而时过境迁,如今中国经济高增长已基本结束,人民币汇率也基本接近均衡状态,甚至隐现出贬值苗头,加之在国内股市的风险收益失配下,僵持的欧债危机等对欧美金融机构的侵蚀,放松QFII很难有效激发起外资竞相入市。伴随欧美等部分产业资本的回流,当前欧洲部分金融机构趋向于收缩亚洲业务,以增加其在欧美市场的流动性。

   而欧美投资者之所以选择减持中国等亚洲资产,源自中国等亚洲资产之于欧美投资者是类似于VC的风险投资,对中国市场的风险敏感度显著高于欧美等成熟市场。即国际金融机构把中国等定义为高成长经济体,本质上等同于高风险高回报市场。同时,相对于欧美市场,中国市场一则缺乏成熟的风险管控工具和有效投资者保护渠道。二则资本项目管制,如对QFII的股市投资配置等实行备案制等,使中国市场的流动性和资产变现能力较弱。因此一旦中国市场风险收益出现匹配性失范,基于资本资产的风险收益配比原则,外资往往选择转让中国资产以提高安全性。

   鉴于此,欧美投资者偏向成熟市场的投资布局,无疑令人担忧和猜忌假QFII,即QFII大都为代客理财,不排除中国部分外汇储备借QFII入市之可能。毕竟,近年来FDI参杂了大量假外资当属前车之鉴。而目前国际市场人民币走弱,央行持续对人民币的坚挺,似乎也为内资返程投资提供了政策性套利空间。何况,目前股市羸弱,吸引资金是当务之急。当然,部分外汇储备布局A股市场,无疑引发二次结汇风险,加剧通胀压力。

   由此可见,当前新增QFII等投资额度政策反衬出两大风险敞口:一是当前资金外流风险愈发突出,人民币接近均衡状态甚至隐现贬值趋势,加剧人民币国际化的敞口风险;一是股市改革陷入了审美疲惫,而不得不谋求新资金入市,提振股市人气。

   近年来股市改革虽然频率较高,但股市痼疾却从未根除,缘由在于股改等遵循的是控制力改革,而忽视市场自律自治的主导性培育,及基于市场机制主导资源配置的市场秩序重构,权力不愿放弃对市场的控制力,致使改革最终蜕变成了激励不相容的微观介入——越改革,权力的介入越深,市场自治空间越逼仄,新资金即便在政策利好下入市,也只是昙花一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