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6 09:0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需要采取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办法。在教育培训上,应明确职业农民教育的公共性和基础性特征;在具体培训形式上,要根据农民特点和生产特点,既沾地气又灵活变通,同时加强相关的政策扶持。

  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未来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还是一支新生力量,需要在实践中给予更多的帮扶、鼓励与培育。

  从外部来看,制约新型职业农民成长壮大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于规模效益。新型职业农民以农业作为职业选择,掌握一定的技能与科技手段,需要相应的规模才能施展才干,才能产生相应的规模效益,可以说天然地与规模化经营联系在一起。但目前我国人多地少的总体格局制约着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空间,农业发达国家一个职业农民可以照看上万亩土地,而河南一位种粮专业户说,他租种了600亩麦地,想再租300亩却租不到。

  制约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缺乏充分尊重农民职业的社会文化。由于各种原因长期累积,农民形成了弱势群体形象,从事农业耕作失去了应有的尊重,社会地位低成为许多人“跳出农门”的初衷,也是新生代农民不愿回到农村创业的动因。而没有充分尊重农民职业的社会氛围,吸引更多有知识懂科技的青年投身农业职业显然是不现实的。

  从内部来看,职业农民由于工作居住等原因,点多面广,相距分散,农业生产面临的各种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频繁,同时规模扩大之后稍有不慎将带来更大甚至难以承受的损失,加上目前职业农民的主体主要依靠自主创业,在实践中成长,所以对市场、技术、农资化肥种子等信息和知识的需求更迫切,需要在知识上不断充电,在技能上不断进步。

  制约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内外部因素告诉我们,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需要采取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办法。在规模效益上,一方面要加大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只有更多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才有职业农民发展壮大的空间。另一方面要确保农民土地承包权和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下的土地流转权,真正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否则规模种植就容易受到伤害。

  在政策扶持上,由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刚刚起步,要从创业兴业、风险支持、信息服务、劳动保障等综合扶持上入手,比如鼓励职业农民承担农业项目,在信贷发放、土地使用、税费减免、技术服务方面给予优惠;新增农业补贴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等新型职业农民倾斜,等等。

  在教育培训上,也应明确职业农民教育的公共性和基础性特征。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产品具有基础保障性质,即使实行规模种植,所产生的效益也无法与其他产业相比。所以对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公共投入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在具体培训形式上,要根据农民特点和生产特点,既沾地气又灵活变通。农业部有关负责人说,下一步要在解决农民半农半读、享受国家助学和免学费政策上取得新突破。

  (责任编辑:王雅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