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新股改革剑指高发行价 有人顶也有人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6 15:23 来源: 扬子晚报

  

  实习生 陶韬 扬子晚报记者 薛蓓

  新意一

  高于行业平均溢价25%的新股,将会“很麻烦”

  【意见稿】:记者从证监会网站看到,征求意见稿中对于新股怎样算“过高”,给出了一个相对行业平均25%的“红线”:发行价格市盈率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25%的,发行人需在询价结果确定的两日内刊登公告,披露询价对象报价情况,分析并披露该定价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对发行人经营管理和股东长期利益的影响。未提供盈利预测的,还需补充提供盈利预测并公告,并在盈利预测公告后重新询价。

  上市后业绩“变脸”的新股也会相当“麻烦”:发行价格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25%的发行人,除因不可抗力外,上市后实际盈利低于盈利预测的,证监会将视情节轻重,对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采取列为重点关注、监管谈话、认定为非适当人选等措施,记入诚信档案;对保荐机构法定代表人等也将采取出具警示函等类似措施。

  争议:能遏制高价是好事,但也会贬损优秀企业合理价值

  微博(http://weibo.com)网友纷纷表示:“我们股民强烈要求尽快兑现:遏制新股高价发行和恶炒绩差股,这是大好事……” “个人感觉出发点是对的。”

  南财大金融学院副教授王玉宝昨天对扬子晚报记者表示,“25%,这有理论依据吗?”他认为,优秀的企业可能高出平均很多,价值应该由市场说了算,若规定一个标准,有可能贬损部分企业的合理价值。“以前,新股就有市盈率的管制”,据悉在2009年新股改革之前定价一律不超过30倍市盈率的窗口指导,“那时上市往往出现,首日收盘价比发行价高出很多,甚至100%的情形”,他认为这样一级市场囤积了很多资金,其实也是对金融效率的破坏。

  业界专家认为,我国的新股发行,经历了固定价格和市场化定价两个阶段。如果行政限制“标准”,有可能回到老路。

  新意二 机构手中的新股,三个月锁定期被取消

  【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引人注目地提出,取消现行网下配售股份三个月的锁定期,提高新上市公司股票的流通性。向网下投资者配售股份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本次发售股份的50%。

  对于“原始股东”来说,该稿中也首提“存量发行”:在首次公开发行新股时,持股期满3年的股东可将部分老股向网下投资者转让。而此前相关法规规定,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争议:机构可更快“兑现”,遏止炒新还是加剧投机?

  网下配售股份,即机构配售的新股。王玉宝认为,这一点有利于新股更好地形成合理价值,“现在新股IPO发行的股份,占总股份比例并不大,网下有三个月锁定期,让上市初期的流通股份更少了”,新规可增加新股的供给。

  其他业内人士也认为,新股发行上市后三个月内,实际流通股基本上以散户为主,容易被游资借机炒作,而此举若实行,将降低基金等机构申购新股的投资风险,重燃基金打新热情,增强市场信心。

  “取消机构锁定期,老股能转让,也会让它们‘兑现’更快,说不定加剧新股价格波动,机构、原始股东的套现动力并不比散户要小”,投资者郑先生认为,网下配售比例提高、取消锁定期,都是向机构、老股东更加“倾斜”,对于这一点作为散户来说不无异议,还是应让机构和散户平等网上申购。

  新意三 5-10名个人可与机构一起,参加询价配售

  【意见稿】:该稿提出:除了目前有关办法规定的7类机构外,主承销商可以自主推荐5-10名投资经验比较丰富的个人投资者参与网下询价配售。这意味着,中小投资者也可以首次参与到询价环节了。

  争议:询价改进需更彻底,建议改良招标遏制报高价

  小股民对此表示赞同,不过5-10名的人数被广泛认为太少,应该扩大人数、防止“寻租”可能。王玉宝教授认为,这确实是询价上的改进。他进一步提出,新股发行询价需要更多改变,变目前的荷兰式招标即单一的价格结果,为改良后的美式招标,“所有报价排出后,想申报的人可根据各自的价格申购”。现在是报数量多、价格高的有利,如果只增加机构配售比例,但不改进招标方式,无法遏制机构报高价格的内在冲动。

  “新股改革应该有前瞻性,经得起时间检验,美国在1933年后证券交易监管委员会建立的规范很牢固,此后主要的改进只是在透明度上”,他认为,增加信息披露应是监管指引很重要的基础,“美国300年股市历史上,年波动率(股价相对于平均价的差异程度)在15%,而A股20年来年波动率达到60%。”

  小调查——近期12只新股2/3破发

  近期新股破发现象仍较普遍,记者昨天统计发现,3月19日以来截至昨天,即近三周上市的12只新股中,已破发的有8只,破发率达到了2/3,上市首日破发的就有5个。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