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收益理念完败 公募成资产管理业增长凹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7 04:2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曹元 陶杏芳
刚刚披露完毕的基金年报再次给基金投资泼去冷水, 2011年公募基金亏损5004亿元。从2008年至2011年4年间,基金累计亏损已经高达1.1万亿元。
“这些年,基金没有能给投资者赚到钱,我自己的很多客户也被伤害了。因此我选择转行。”深圳启元财富总经理葛智华表示。葛智华此前曾经在长盛基金任职中层主管。无独有偶,记者获悉,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也因这方面原因离开基金业。
投资者受损的同时,基金公司的日子越发难过。四年间,在基金公司各项支出大幅增加的状况下,基金公司总规模从2007年年末的3.28万亿元将至2011年年末的2.15万亿元。2008年是59家公司收取307亿元管理费,并且只用付出43.8亿元的客户维护费;到了2011年,是64家公司收取288亿元管理费,却要支付47.7亿元的客户维护费。
“这是我从业这么多年,年终奖池子最少的一年。”上海有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
但与此同时,在2011年,其他资产管理公司的规模却在攀升。私募拍拍网数据显示,阳光私募2011年增加400亿元规模至1600亿元,增幅33.33%;普益财富统计,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为16.99万亿元人民币,较2010年增长140.99%;用益信托工作室统计,2011年发行的集合信托产品数量为3768个,规模达到6839.74亿元,两项数据分别比2010年增长70.34%和71.16%。
在2011年实现规模大幅增长的资产管理产品都有其核心特点:实现绝对收益。
某种程度来说,这些年间,相对收益类产品是被抛弃的。
“基金业是资产管理行业,这个行业的本质是依靠专业的投资能力为投资者创造回报。”招商基金新任总经理许小松直指行业问题所在。
然而也有不同看法。“基金应该完善其投资工具的功能,择时应该是基金投资人来做。”国金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监张剑辉认为。
“好人”吃亏?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帮助客户获得正回报是有其利益链的:不给投资者亏钱——投资者会更热衷公司的产品——规模扩大——管理费数额增加——公司员工奖励增加——股东回报增加。
因此不少基金公司早早开展了为客户赚钱的实践。
在2007年,正当多数基金公司沉迷新发基金和持续营销带去的膨胀快感时,有几家基金公司却封闭了旗下产品。比如兴业全球基金,该公司2007年不仅没有发行任何一只新基金,还关闭了大部分的偏股型老基金的申购,不让投资者套在高点,并在6000点向投资者发出信件提示投资风险。当年同样封闭基金产品的还有上投摩根基金公司。
但后来的结果并未表现出好运偏向这些基金公司的迹象。2011年年末,兴业全球的规模只有343亿元,份额314亿份。因为政策的松绑,上投摩根当年发行了亚太优势这只庞大的QDII基金。如果剔除这只产品,上投摩根规模391亿元、份额373亿份。
而在2007年大做持续营销及新产品发行的公司比如博时基金规模高达1147亿元,份额高达1418亿份。
“现在看来,我们是吃亏了的。”2007年,一家封闭旗下基金的公司人士表示。
2007年个别基金公司封闭基金的尝试让许多基金公司吸取经验。“我很敬佩在高点提示投资者赎回基金的公司,但是如果再遇到一次牛市,我很难确定还有人会如此做。”有基金公司高管表示。
上述在2007年封闭旗下基金的某公司人士认为,之所以造成“善良人吃亏”是因为随后的行情中,善良的基金公司在业绩上没有表现出超出同业的投资水平。
上述现象也证明了,没有过硬的业绩,仅靠帮助投资者进行趋势把握并不会让投资者增加对公司的黏性,当其他公司业绩好时,投资者往往会好了伤疤忘了痛,奔赴过去给其伤害更深的基金公司。
5年过去,时间到了2011年,基金公司越发感觉艰难。“从2010年,没有这么大压力过。”深圳某基金公司高管认为。
穷则思变。不少基金公司开始从业绩角度出发尝试给投资者以正回报。
2011年,原南方基金副总裁、国联安基金总裁许小松南下深圳,坐镇招商基金开始对此进行实践。他设计了一套阿尔法追踪器,要求研究员跑赢市场,投委会跑赢研究员、基金经理跑赢投委会。“长期来看,这是能给投资者创造绝对收益的。”招商基金研究总监陈玉辉称。
也是在2011年,带有为客户获得绝对收益性质的分级基金、保本基金也广受基金公司喜爱,并大力发行。
公募的绝对收益难题
“在A股市场上做单方向投资几乎不可能实现绝对收益,而对于基金而言,要实现绝对收益就更难了。”深圳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认为。
在他看来要实现绝对收益,摆在面前有两座大山,其一是市场本身。“当下的A股市场并不是一个能为投资者赚钱的A股,它更多的是为融资方服务而非投资方。”
“A股市场开设之日起,股市就是为国企脱贫解困的试验田。如今的股市虽然已经告别了试验田阶段,但股市为融资服务的宗旨始终没变。”另有一家基金公司的研究总监认为。
看看2011年A股遭遇的抽水数量。根据wind统计,2011年全年全部新股融资2541亿元、增发融资3877亿元、大小非净减持747亿元、券商获得佣金688.87亿元、交易所获得佣金52.9亿元、国家提取印花税418亿元,合计8324.77亿元。
而A股自身创造财富的能力有限,2011年2300余家上市公司共计分红556.69亿元,仅占抽水量的6.69%。
事实上,以绝对收益著称的阳光私募也未能在A股占到便宜。根据朝阳永续的统计,仍续存的1119只非机构化阳光私募产品中,累计净值超过1元的产品数量只有415只,占比不到一半。在2011年,阳光私募亏损比例高达95.44%。
阻碍公募基金获得绝对收益的第二个限制就是仓位限制。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股票型基金的仓位最低为60%。混合型基金仓位以前并未做规定,但是从2008年开始,混合型基金中激进型产品的股票仓位均设定在30%~80%之间。
这就意味着即便判断股市下跌,股基和激进型产品不可避免受到损失。
除却这些客观原因,众基金经理为了博排名,对绝对收益并不热衷。国金证券去年年底对899只基金进行风险偏好的评估,从结果来看,共有518只基金评为高风险、153只基金评为中高风险。两者合计占比高达74.6%。
而私募中能常年为客户实现正回报的产品多属于风险厌恶的。比如云国投系列产品,江晖的星石系列在2008年表现不俗,但错失了2009年的反弹。若换成公募基金,基金经理将受到公司、持有人、舆论的一致指责。
此外,更为关键的是基金公司股东和持有人利益的矛盾也阻碍基金公司绝对收益策略的实施。
基金公司股东希望的是想尽办法扩大规模,但过程中会造成基金的亏损。比如2009年被称为指数基金年,因为当年上半年结束时,业绩排在前列的几乎清一色为指数基金,易方达深证100ETF当年上半年劲涨71.86%为行业第一。
从当年3月份开始,指数基金进入发行狂潮。2009年成立的指数基金数量高达29只(包括联接基金),而此前的指数基金仅有19只。但至今,当年发行的指数基金全军覆没,无一给投资者赚钱。
也有乐观者。
“虽然当前股市是为融资服务的,但是可以料想,这一局面必然要扭转。”有基金公司副总裁表示。因此长期来看,基金是可以为投资者创造绝对收益的。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基金本不应该成为“傻子理财工具”,而应该作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工具。善于配置的投资者是可以获得绝对收益的。
基于这种理念,独立基金销售应运而生。今年2月22日,管理层批准了4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众禄投顾的董事长薛峰就认为,当前基金种类繁多,在不同基金、不同种类之间进行配置,是有实现绝对收益的可能,这也是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区别于银行等传统销售机构的方式。
同样基于这种理念,国金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监张剑辉认为,基金公司就应该着力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工具型产品。“公募这个领域,工具化是核心出路,这个工具包括扮演短期和长期工具角色。 ”
上海一家合资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认同这样的观点:“海外公募基金没有择时,几乎都是高仓位运作,通过选股来实现相对收益。投资者则根据基金的特点进行择时操作。”
他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入市,国内基金公司也会进化到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