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开放的肖像与内在的真实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9 01:32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曹俊杰

  将持续至5月20日的“开放的肖像”展览,囊括了现今中国最有实力的架上绘画群体

  [ “当代中国肖像画的简单谱系:50到70年代,逼真的肖像画,没有内在性;80年代,逼真的肖像画,同时具有内在性;90年代,不逼真的肖像画,同时充满内在性;而今天的局面则是,既不逼真的肖像画,也没有内在性。” ]

  先说一个故事。一个业已成名的艺术家,谈及对自己绘画创作生涯最触动的画面时,是在自己美术学院人体素描课上,老师让他们面对模特的背影画出这个模特的正面。这其中包含的一个逻辑就是,绘画者是选择基于既定描述对象,还是选择从内心感受出发。

  显然,在今天的非写实占主流的当代艺术家们看来,基于内心真实的表达,早已超过了描述对象的束缚。这就是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开放的肖像”展览所梳理出的“开放”意味。该展览即日起到5月20日结束。

  参与展览的78位艺术家,囊括了现今中国最有实力的架上绘画群体,包括张晓刚、岳敏君、方力钧、曾梵志、周春芽、刘小东、罗中立等人,甚至包括一些放弃绘画而从事新媒体、装置艺术的骨灰级画家,如张培力、冯梦波等人。

  “肖像这一基础性的课题,都是很日常化的东西,但很容易疏忽。用一个经典的课题表现今天图像的面貌、对图像关系上的选择,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展览的策展人郭小力解释举办这个展览的初衷时说。

  展览用一条很清晰的脉络,展示了学院派肖像画如何从既有传统中瓦解到重新建立的一个过程。延续着俄罗斯写实画派的影响,中国肖像画派从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上世纪80年,都是以写实传统占据主导地位。其中的代表作,就是罗中立的《父亲》。

  但到90年代以后,这种镜子般的写实,开始逐渐改变。张晓刚沉默呆滞的中年男女《大家庭》系列、刘小东无聊的年轻人、方力钧空虚的光头呈现都是一种变形的肖像,开始兼具夸张和收敛、爆发与压抑、热情和冷漠。他们主宰了那个年代的肖像画。

  在他们之后,肖像画很快进入另一种状态:在新的世纪,肖像画几乎看不到肖像。抛弃了真实性,画布上所有的人物肖像都针对着一个真实的对象而发生各种扭曲和变形。器官、面孔、身体的扭曲。在这之后,绘画不再是简单的记录和再现,而是有了其他的目标——这可能成为个人符号主义探索的一个典型产物。

  “如果纵观当代中国肖像画,可以勾画一个简单的谱系:50到70年代,逼真的肖像画,没有内在性;80年代,逼真的肖像画,同时具有内在性;90年代,不逼真的肖像画,同时充满内在性;而今天的局面则是,既不逼真的肖像画,也没有内在性。”郭小力介绍说。她也承认,今天的肖像画意在解码肖像,从而成为一个绘画的试验场。

  这种内在性,也许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种是艺术家所追求的创作者自身赋予的内在表达——这可能是当代艺术家“不表达,毋宁死”观点的坚持;一种是对描述对象的内在进行表达,这仍然是今天学院派画家所倚重的方向之一。

  作为学院派最主要的三个训练项目之一,肖像同风景、静物一样,是训练绘画技巧最得力的帮手。不过在今天,绘画的技巧可能让位于观念的勃发,从而导致这种个性主义张扬的符号主义的诞生。名人的脸上画出一小块高光的白色,像黑板擦一样,张着大嘴做嘻哈无脑状,婴儿的成人化表情,这些都能让人轻易认出是谁的肖像画作品。而再往下发展,“没有面孔的肖像画”,自然也是纯粹为了反叛以往视觉经验的必然产物。

  肖像画这种多变的可能性,某种程度上,也是当代艺术在矛盾和衍变中的一种注解。谁都知道,多元与开放的角度,能轻易在今天这种浮躁的时代背景下塑造出一个个性化的明星艺术家。纯粹基于线条和色彩的美感,在当代艺术界就是公认没有艺术想象力的另一种表现——画得好不好,也就存在着另一种价值解读的市场标准。于是,艺术家内在的真实,可以伴随小做作、恶趣味同时浮现,这是过犹不及,或是用力过猛所容易产生的。

  “如何去画一个人,较之画出怎样一个人更为重要,这是当代肖像画的重要转折。当然,在世界架上绘画有一种新的趋势,可能重新回归对人性的关注,就像当年文艺复兴时候所做的那样。”郭小力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