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TRIZ:打开发明的窗户 从授“鱼”到授“渔”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9 09:4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给人一条鱼充饥,只能管一时,不如教人如何捕鱼,这样他以后就不会再挨饿了,可以管一世。也就是说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学会”不如“会学”也。

  如果把创新的技术成果、发明专利比作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鲜“鱼”,那么,创新方法就是一种“渔”,它是钓鱼的鱼竿鱼线,它是捕鱼的渔网渔船。学会了创新方法,就不愁研究不出创新成果。

  在创新方法推广的过程中,TRIZ显然扮演了一个渔夫培训学校的角色。作为国家首批技术创新方法试点省的黑龙江省,利用TRIZ这种创新方法的推广,培养和储备了一大批创新人才,使他们在学生阶段就掌握了这种发明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辅助工具。又通过“TRIZ”杯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的平台,让学生中的优秀技术创新人才得以脱颖而出,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这样培养出来的优秀创新人才,自然不存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就业难问题,成为企业争相招纳的良材美玉。

  对企业来讲,TRIZ的意义更进一步。它在帮助企业培养出一个个具备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的同时,让大企业的研发团队脱胎换骨,让小企业的研发团队独立自主。这是对企业研发团队整体实力质的提升,让企业可以具备真正成为创新主体的研发能力。

  以莱芜钢铁集团为例,通过应用TRIZ方法,仅2011年1至11月间,就获得专利260项,超过莱钢建厂以来获得专利的总和。这显然不是单个人才的成绩,而是研发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而且,这种提升还有很大空间——与莱钢同规模的国际大型钢企一年专利量在500项以上,莱钢一年的专利量不足其6成。但是,在莱钢的8000多名研发人员中,目前经过TRIZ培训的不足一半。他们若是都经过TRIZ培训以后,能否超过国外同类钢企的技术水平?让我们拭目以待。

  从授“鱼”到授“渔”,TRIZ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创新的方法和工具,更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和研发实力的提升。

  高校篇给学生一把金钥匙

  创新型人才如何培养?高校的人才培养如何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对接?作为2007年8月被科技部正式批准的国家首批技术创新方法试点省,黑龙江在省内高校创新方法工作中进行了大量探索,为解决前述问题找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企业篇 给企业一个研发团

  对企业来讲,TRIZ的最大意义不在于解决了实际技术难题,或者是培养出单个研发人才,而是在于对企业研发团队整体实力的提升,这为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主体扫清了研发能力方面的障碍。

  (责任编辑:段丹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