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从金融压制到金融深化——从温州试点说起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0 01:2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林采宜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市地方政府酝酿五个多月的改革方案终于获准试行。

  新闻一出,彩声一片,似乎温州已经成了中国金融全面改革的试验田,金融深化改革即欲破冰出航。

  但我们仔细一想,去年9月份,温州部分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民间信贷体系危机的根子在哪里?从表象来看,是炒钱。高利率吸引了大量资金从银行系统、实业界出来,流向民间信贷市场。

  根据央行温州中心支行2011年的调查数据,温州民间借贷市场规模超过1100亿元,90%的居民及60%的企业参与其中。当地民间借贷规模相当于温州全市银行贷款的1/5。和民间借贷关联密切的房地产信托融资,也在2011年二季度出现井喷式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温州共发行了1003款房地产信托产品,发行规模为2864.1亿元。

  民间信贷市场需求一部分来自实体经济部门,在目前中国金融服务市场的格局下,官方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主要面向大、中型企业,“大鸡不吃小米”,小企业、微型企业在融资市场上处于弱势和边缘地位,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极为困难,从而寻求民间渠道短期融资。这种需求催生了大量民间融资市场及地下钱庄、担保公司,发达的民间借贷应运而生。另一部分需求则来自金融投机,炒房、炒矿、炒商品,炒钱!在各种泡沫中追求短期高盈利。

  炒钱之所以能炒得如此轰轰烈烈,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目前的金融体制与制度方面存在的缺陷,即金融垄断和利率双轨制。这种金融垄断和利率管制用著名经济学家麦金农的话来说,就是金融压制。从本质上看,金融压制是温州民间炒钱现象的制度性温床。

  按照麦金农的观点,要“切实解决温州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不仅仅是规范民间融资,建立多元化的金融市场结构,更重要的是放松管制,推动金融自由化,让信贷市场的利率有效反映资金供求变化。政府逐渐淡化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行政干预,以“消除金融压制,推行金融自由化”为核心要旨的金融深化,才是实现金融和经济的良性循环的根本药方。

  在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的十二项任务中,只有第四项“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还有点金融深化改革的味道。此举如境外媒体所称的那样,标志着中国在通向资本账户开放的道路上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重要的一步。其余的措施,只是从法律层面上追认多元化的金融市场结构而已,并未触及金融深化改革的核心。

  目前中国民间借贷余额估计有3.8万亿元,占中国影子银行贷款总规模约33%,相当于银行总贷款的7%,民间金融往何处去?

  构建多元化金融市场体系是必需的,但仅仅影子银行规范化、透明化,让民间金融从地下走向地上,是不够的。

  所谓金融,顾名思义,是资金的融通。如果说,金融是百业之母,资金是经济的血液。那么,金融机构则是经济的血管,作为经济的血管,必然前提是勾连资金的供需双方。通俗地说,就是“在监管规则下吸收民间存款,玩有钱人的钱”。如果不能吸收外来资金,只能像吴晓灵说的那样“自己玩自己的钱”,充其量只是解决民间信贷的合法性问题,连金融市场的多元化都无从谈起。

  从这个意义上说,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方案并没有从实质上打破金融垄断。与此同时,民间信贷采用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商业银行仍是政府管制的利率,利率双轨制作为炒钱的制度基础并没有破除,权力寻租的利益空间仍然巨大。

  当然,中国的改革,总是从试点开始。

  所以,依笔者所见,温州金融综合改革方案充其量只是前奏,中国金融深化改革的序幕才刚刚掀开一角。

  (作者系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研究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