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煤老板故事后的程序规范问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0 02:42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张立伟

   山西以煤矿发家的企业主邢利斌,最近因媒体报道其耗资7000万元嫁女而备受瞩目,舆论大部分指向了一些煤老板存在涉嫌以侵吞国有资产发家致富。

   客观评价这种现象须以历史视角,因为国有企业改制之时,恰恰是国有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国有资产被誉为即将融化的冰棍。若不及时卖掉,只能倒闭、破产和更大规模的毁灭。因此,为了盘活存量,减轻政府补贴压力,促进市场竞争,国有企业改制是必然的选择,尽管以大面积国企工人下岗为代价。至少从总体上而言,中国经济有了快速发展的基础,我们认为在目前财政收入良好的时候应该给当时下岗工人一定的补偿。

   邢利斌以8000万元收购柳林兴无煤矿的2002年,当时由于中国长期限制火电投资,且国内仍然存在通缩问题,煤炭市场价格过低,导致很多国有煤矿亏损严重,工人工资拖欠。在这种背景下,地方政府拍卖煤矿采矿权是一种趋利性选择,就像现在煤炭价格上涨导致“国进民退”一样。当时民营资本进入煤炭开采冒着一定风险。至于后来,煤炭需求和价格出现增长而使煤老板暴富,完全是市场的结果,而不是一种交易上的阴谋。

   这类似当年全民声讨国有银行贱卖股份给外资机构一样的道理。在国有银行剥离天量的不良资产后,政府希望以公司化改制上市来提高银行业治理水平。为了吸引投资者以及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向外资出售股份是其中一个选择,其定价是根据当时的银行资产、业绩等因素,至于后来银行利润和股价暴涨,那是改革的产物。

   当然,中国有一大批暴富的煤老板生活奢侈,与煤矿工人悲惨的境遇对比过于强烈,有为富不仁的负面形象。这些主要是煤老板个人道德问题,政府要做的是尽快开征覆盖煤炭的资源税,并加强对资源采矿权拍卖的监督和审查,因为煤老板此前的问题大部分是制度缺失造成的。

   当下是改革的关键时期,改革长期不前的话会导致问题丛生,贫富差距拉大,相当一部分人将社会的不公正归因于市场化,而不是改革的缺陷,开始质疑改革。尤其是世界银行建议中国打破国企垄断地位、推进国企改革后,一部分人理解为第二轮私有化而强烈反对。

   邢利斌事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由一种仇富和对改革质疑的情绪刺激并迅速传播。这表明,改革如果是不公正的,必将损害改革事业本身。改革过程一定是不完美的,但改革必须朝着完美的方向推进,否则,改革必然面临倒退的压力。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