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德新的隐秘世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1 01:19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周舒
正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行的“顾德新:重要的不是肉”是他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回顾展,集合了自上世纪70年代早期至2009年的作品
[ 顾德新并非科班出身,而是在他一直住的红砖老式房子里“自学成才”。他并不像很多艺术家那样,对于体制和身份有焦虑感 ]
“现在我的作品同大家在一起,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衷心感谢为这次画展尽力的所有朋友们。”这是1986年,顾德新为自己在北京的国际艺术展厅展出的“顾德新作品展”所写的前言。原文应该是毛笔写就,现在变成了大幅图片,出现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厅的入口处。正在举行的“顾德新:重要的不是肉”是他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回顾展,集合了他自上世纪70年代早期至2009年所创作的作品。“他在国际上被远远地低估了,现在他面临重新被定位,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让人们重新看他的创作。”UCCA馆长田霏宇这样说道。
与肉有关
但这也是一个奇怪的展览,不仅仅在于顾德新那些晦涩得有些超过了时代的作品,也在于这是一个艺术家完全不参与任何策展过程的展览,展览入口的那幅字甚至也不能说成是他对这次展览的表态。2009年,顾德新在常青画廊做了自己最后一个展览“2009.05.02”之后,决定停止参加一切展览活动,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归隐生活。“他是最反对回顾展的,但是我们还是不得不这样做。一个没有艺术家参与的展览是很罕见的,虽然艺术家还在世,也还能和他聊,但是什么都可以聊,唯独不可以聊艺术。”田霏宇稍微有点无奈。好在对于做这个展览,顾德新的意见只是“只要你能借到展品,我也没什么可说的”。
展览的名字来自于艺术评论家邱志杰在2003年的《新潮》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的标题,“那篇文章是邱志杰写来回应栗宪庭的《重要的不是艺术》的,讲到了上世纪90年代的‘后感性艺术家’们的动物和肉等主题”。那篇文章并没有针对顾德新的作品进行阐释,但是田霏宇觉得这个标题用来做顾德新回顾展的标题很合适,“顾德新正好是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两代艺术家之间,他影响到了后感性艺术家”。而顾德新的代表作之一,确实是关于肉的作品,田霏宇介绍道:“这组肉是1997年到2001年之间,他每隔一段时间买一块猪肉,切成36块,用手捏到干,拿到照相馆拍摄下来——因为那会儿数码相机还不普及,干了之后再去买。前前后后有36箱肉,有179张不一样的捏肉的照片,一共有5个月的肉。”
抗拒与质疑
顾德新并非科班出身,而是在他一直住的红砖老式房子里“自学成才”。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正是北京各种民间艺术团体活跃的年代,他发起了“触觉艺术小组”,后来又与陈少平、王鲁炎组成了“新刻度小组”。与此同时,他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曾经有人将他从艺术圈隐退的做法看作是“行为艺术”。而著名艺术评论家费大为则认为:“原因来自于他对艺术系统的思考,对自己艺术的反省,对资本化社会、对人性弱点的批判性思考。”他并不像很多其他艺术家那样,对于体制和身份有焦虑感,费大为持这样的看法。而他也抗拒人们从标题出发对他的作品进行各种阐释,所以他所有的作品都没有命名,只有创作时间作为标记。
他的作品可能会让那些平时对“密集事物”有不良反应的人产生不适,“他经常会考虑,怎样去再现一个集体,会用不同媒介探索同样的题材”。泥塑也好,水粉也好,还是罕见的针缝的作品也好,那些密密麻麻、颜色鲜明的小人,让人看了之后心中总会有异样的感觉。其中能明显地看出80年代流行的“寻根”式对民俗文化的借用,但他的阐释让那些沉默的民间文化好像发出了尖叫。1989年,他和其他两位中国艺术家参与了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的“大地魔术师艺术”展览,其他两位艺术家后来都旅居海外,而他却回来了。“上世纪80年代,他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的语言,90年代初,他开始转型做装置,从各个方面的媒介来进行发展。”田霏宇说道。展览入口旁边就有他做的意义不明、颜色鲜艳的各种塑料装置。他后来的装置作品则能体现出国际性的影响。
他的作品曾经被西方人视作是对达明安·赫斯特的模仿,但田霏宇认为他的作品远没有那么简单,“他参与了一系列国际上的中国展,他就是反感带有中国符号的作品,才会去做完全难以理解的作品。他提出的是姿态的可能性,代表了创作的自由和存在的自由。在中国当代艺术受到质疑的时候,突出他的坚持才显得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