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轮岗不如放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1 01:2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胡润峰

  有这样一则故事:某国为供给制,除生活必需品外,人均月入20美元,因入不敷出,故各有假公济私的门路,而加油站是其中重灾区。政府决心整治,一夜间令所有油站员工下岗,换上清一色大学生,于是情况得以全面改善。后来呢?后来呀——“一年后,大学生们也和他们一样了”。

  凑巧,近日有财经媒体报道了中国证监会的干部轮岗事件。两相对照,这则段子别有一番意味。

  4月上旬,证监会第一批23名干部开始轮岗,轮岗主要发生在有审批权的一线部门和没有审批权的二线部门之间,一线部门包括发行部、创业板部、上市部、基金部、机构部等,二线部门包括法律部、研究中心、办公厅、机关党委等。

  从积极的层面来看,这次干部轮岗,有助于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可为证监会带来改革空间和创新之风。一般而言,新上任的官员会更加审慎地注意自己的行为,更加透明地公开审批流程。但若不辅之以更进一步的改革措施,一年以后,换岗干部难免和段子里的大学生一样。

  腐败源自权力的寻租。就算在证监会内部,不同的部门也有肥瘠之别,正对应着权力的大小。当年,证监会发行部发审委工作处副处长王小石仅仅提供发审委委员名单,就获利上百万元,证监会实权部门寻租空间之大,可想而知。

  实权部门已形成利益格局,这正是此次轮岗的缘由。但与其将打破利益格局的希望寄托在换一批干部上,不如釜底抽薪,缩小自身权力,自我革命。

  中国的行政审批项目之多,内容之细,程序之繁,久被诟病。在证券监管领域,各类审批与管制也很繁复。尽管经过历年改革,逐渐有所改善,但总体仍有“过度管制”之嫌。

  尽可能减少审批与管制,缩小证监会的权力范围,则寻租空间自然就会降低。否则,权力在手,谁来管都一样。这已是古今中外反复证明的规律。

  证券市场的腐败增加市场交易成本,最终转化为投资者的负担。换岗甚至还有可能带来更糟糕的效果。坊间已有传说,一些投行和待上市公司老总叫苦不迭,此前精心培育的关系不得不推倒重来,某些投入已变成沉没成本。果如此,则换岗等于进一步增加市场交易成本,加重了投资者的负担。

  当然,放权从来都是最难的事。不唯证监会,整个行政体制改革其难亦在于此。只要权力没有缩小,不管是把部门改个名字,还是换一轮干部,甚至把几个部门合并成一个部门,都不会改变“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绝对导致腐败”的规律。减少审批,缩小权力,加大对权力的监督,方是治本之策。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