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曹文炼:利率市场化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1 01:20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嵇晨

  三年前,时任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副司长的曹文炼呼吁中国要推进金融改革,他是当时国内力挺中国金融改革的专家之一。

  今天,中国金融改革呼声日益高涨,现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和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主任的曹文炼,近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金融改革的核心是利率市场化

  第一财经日报:对当前国家金融改革来说,您认为利率市场化的意义是什么?

  曹文炼:深化金融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利率市场化。没有利率市场化,监管部门很难对民营资本放开准入,即使放开了,由于存贷利差依然存在,可能会加剧金融准入的寻租和腐败,所以利率市场化是最关键、最根本的。

  比如民营资本可以开办金融公司或者金融机构,那么在中国当前信用体系之下,很可能谁有关系谁就可以获得经营许可,继续带来新的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和低效,甚至导致更大的金融混乱。金融业本身应该是竞争性行业,加快利率市场化才可以使金融业市场化。

  另外,我认为政府应该实行分层次的监管,而不是对所有金融机构都由中央监管和严格管制。对于一些吸收公众存款、有系统性风险的金融机构,政府应该从严管制,发放牌照;而诸如一般性的中小金融机构和投资顾问机构,政府应该逐步放开准入数量的限制,管制不用那么严格,比如香港的“二类持牌”。很多区域性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完全可以在建立地方金融监管体系的时候,交给地方管理。

  总的来说,我认为在下一步金融改革过程中,利率市场化改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如果先从扩大贷款利率下浮做起,风险也没有那么大,主要是一个决心的问题,敢不敢冲破行业垄断和部门利益,也需要多方部门的协调配合。

  利率市场化应优先于汇改

  日报:相比汇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迫切性在哪儿?

  曹文炼:总体来说这些年我国金融改革取得很大成绩。自1993年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明确方向以来,近20年中已经在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外币存贷款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等方面基本实现了市场定价。但是,自2004年贷款利率上限开放之后,利率市场改革进程没有继续推进,金融改革重心转向汇率。

  就像当年价格改革是整个经济改革的核心,而利率就是资金的国内价格,汇率是资金的国际价格,考虑到现在国内实体经济、金融业健康发展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对改革本身的可控性和操作难易程度,利率市场化应该比汇率改革更重要、更优先。

  这些年我国金融改革常常受到国际压力干扰,敦促我国金融业开放,人民币升值,资本项目可兑换等等,但应该意识到,在这之前,必须先推行利率市场化,国内银行才能练好内功,具备良好的风险定价能力,而不是像现在的旱涝保收。由于现在贷款利率只有上限开放,无论信贷政策松紧,银行都可以轻易地赚钱。

  利率市场化“三步走”

  日报:现在是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好时机?如何实现利率市场化?

  曹文炼: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基本完成,且贷款利率上限开放多年,宏观经济基本面良好,现在是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最好时机。去年6月我写过一篇文章,建议利率市场化可以分三步走,首先是扩大贷款利率的下浮限度,培育银行贷款风险定价能力和市场价格竞争力,这一步可以运行半年至1年时间;第二是允许商业银行上浮大额定期存款利率,放开贷款利率的下浮限度,促进银行存款定价的市场竞争和优化信贷资源的风险配置,这一步约需要1至2年;最后是放开银行全部存贷款利率,实现市场利率完全由金融中介自主决定。

  只要中央下决心,各部门像推进银行股份制改革那样密切配合,利率市场化可以,也应该在“十二五”基本完成。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