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早餐:公益的魅力与边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1 01:21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汪晓波
[ 公益事业只能是做“雪中送炭”的事情,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本。
襄助弱势人群、解决贫困问题,更重要的使命,应落在政府身上。公益项目不可能替代政府做政府该做的事情 ]
前不久,我随第一财经彩虹公益计划旗下的志愿者公益项目“一份早餐”回访小组,看望了该项目所资助的两所学校的孩子。受助者远在云南怒江,大多为傈僳族人。回访小组此行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考察新的受助学校。
怒江毗邻缅甸,算是中国的西南边陲了。许多住在山上的傈僳族孩子,在来自大城市的志愿者进入他们的生活以前,没尝过牛奶是什么滋味。在我所走过的几个山寨,一个家庭年总收入不超过3000元的,是大多数。
这次怒江之行,让我目睹了美丽峡谷里的贫困现状,也深深感受到公益事业的魅力。我有几点感受,愿与本报读者分享。
第一个感受,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公益行为中,受助者固然得益,助人者也获得了精神的满足。那种幸福感,非常强烈。公益不是施舍,是基于人道情怀的一种社会救济。成功的公益事业必然得益于受助者与助人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提升整体的幸福指数。
如“一份早餐”项目,每天提供给受助的孩子们一份牛奶和一大块面包——这样的早餐水准,在大城市中平常无奇,但比起傈僳族孩子们之前的早餐,确实要好出很多了。当地的小学老师告诉我,过去这一年中,感觉孩子们长高了、长得快了,一些营养不良的孩子更健康了。支持“一份早餐”项目的志愿者,有个人,也有企业。如此的成果,对于志愿者来说,确实会从内心里感受到鼓舞。
第二个感受,是点燃一枝蜡烛,驱散一片黑暗。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确实存在很多的问题。显然,面对问题时的积极态度,不应是抱怨,而是想方设法寻求改善。各种类型的、大大小小的公益事业,正是改良的一种努力。每一份努力,都如微微一点烛光,驱散的是一小片的黑暗。但烛光多了,光明就多了!
“一份早餐”目前资助的,只是两所学校的孩子,从人数上来说,受益者仅400多人。但“一份早餐”的意义,并不止于400多个孩子在早晨喝上了牛奶、吃到了面包,更是在孩子的心中撒下了爱的种子。爱是永不止息的力量,是一种能够传递和延续的力量。我们抵达其中的一所受助学校——怒江泸水县旧乃山完小时,孩子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动情地唱响了《感恩的心》。当孩子懂得了爱的真谛、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这不也是在驱散一片片的黑暗吗?
第三个感受,是微型公益事业体现出了高效率、高质量。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做公益事业不容易,尤其是在“红会”等官营慈善团体的信誉大大受损之后,微型公益项目如何作为,也是一个考题。
拿“一份早餐”项目来说,志愿者募集到必要的款项之后,点对点地对受助者进行资助,相关服务则选择外包。外包服务的提供者也经过一番遴选。因为规模不大,这样的做法较为直接,没有更多中介耗损资源。
更重要的是,微型公益项目大多没有正式注册,而只是几个志愿者服从内心选择的结果。在规模小的时候,给项目提供资金者,大多也是周围熟悉的人,以及由熟人再往外层展开。这就构成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这些微型公益项目,事实上是基于熟人社会的特点,在缺少组织架构和必要监督的情形下,依然能较为健康地运转。当中的润滑剂,就是信任。
我在“一份早餐”项目中,充分感受到了信任这样一种社会资本的弥足珍贵。因为信任,更多的捐赠者愿意将钱交给组织项目的志愿者,中间省略了任何制度形式的监督成本。当然,也得承认,这种基于对人性的信任,或许只能是微型项目,一旦项目做大,项目运作过程中利益诱惑更多,若缺少外力的监督,缺少必要的制度约束,出现漏洞的可能性也会增大。
第四个感受,是公益事业只能是做“雪中送炭”的事情,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本。人们常常将慈善视为“第三次分配”,乃是市场分配、政府分配的补充而已,很有道理。这不是说公益事业意义不大,但襄助弱势人群、解决贫困问题,更重要的使命,应落在政府身上。公益项目不可能替代政府做政府该做的事情。很遗憾,我还是听到了当地一些政府官员建豪华办公室的事情——钱老是用在不合适之处,这个地方的贫困,如何能真正消除呢?
(作者系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