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建立中央储备粮吞吐轮换机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1 10:2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增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今后我国不仅面临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约束日益突出的双重压力,而且还面临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不断加剧的双重挑战,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不利因素逐渐增加、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我们必须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目前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还面临一系列困难和问题,比如,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难度加大。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现象严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重仅为48%,中低产田比例高达67%;在粮食播种面积难以扩大的背景下,科技支撑能力不强,成为制约我国粮食增产的根本性因素。
因此,必须千方百计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不动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重点要抓好以下措施。
强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基础。要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的耕地红线,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进一步创新投入机制,拓展投入渠道,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加大力度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大型灌区、中低产田改造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抗灾减灾体系,增强农业抗灾减灾应变能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是关键。要坚持科教兴农战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培育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大幅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集成,加强粮食优良品种培育,加大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建立粮食生产科技支撑体系;加强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加大“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实施力度,加快建立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技推广新格局;以种养能手、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为重点,加快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保护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是根本。要完善和强化对种粮农民的各项支持政策,进一步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增加粮食生产直接补贴,适时采取临时收储措施。创新粮食补贴方式,抓紧研究与农民水稻等主粮产品种植面积或交售商品粮数量挂钩的专项直接补贴办法,建立鼓励主粮产品生产的政策支持新机制。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种粮比较效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大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力度,建立完善的主产区和主销区产销协作和利益协调机制,强化主销区粮食安全责任。
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建设是保障。要健全国家粮食储备体系,优化粮食库存结构。建立灵活高效的中央储备粮吞吐轮换机制,有效衔接安全储粮、储备轮换与调节市场。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能力,建立基于全球视野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机制。
(程国强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