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植物染园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2 00:54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谭薇/编译

  执着于“天然染色法”的沙莎·杜爱尔坚信,植物能够释放出某种“信息素”,它们是“有生命的,能够看见自己的颜色”

  36岁的加州艺术学院设计系教师沙莎·杜爱尔(Sasha Duerr)一直坚信,植物能够释放出某种“信息素”,它们是“有生命的,能够看见自己的颜色”。这便是她执着于“天然染色法”(natural dyeing)的原因所在。事实上,早在维多利亚时代,“天然染色法”便已近乎绝迹,直到最近一两年才随着“反快餐时尚”运动的兴起而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毫无乐趣可言的过度消费加上源源不绝的有毒物质排放——在杜爱尔眼中,所谓“快餐时尚”其实与电视广告上那个高热量、低营养的鸡肉三明治并无二致。相反,以植物精粹为原料的天然染色法属于百分之百的零辐射、零污染绿色工艺。更重要的是,染色过程就和制作鸡肉三明治一样简单。

  如何将一株普通的植物变作一抹不寻常的色彩?根据杜爱尔的演示,只需往锅中加满水,倒入一筐植物叶,放入丝布,然后滴入一定剂量的药水,即可亲眼见证“奇迹一刻”。一小时后,用火钳捞出锅中的丝布,将其平铺于白色的桌面上,并用柠檬汁擦拭布料。布料先是由焖白菜的微红色转变为松石绿,被柠檬汁浸透之后,复又呈现类似于小红莓的光泽,五分钟后转变为鲜艳的热粉色。

  杜爱尔最满意的作品是一块由酸味草(又名百慕达毛茛)染就的丝布,洒上几滴小苏打,色调即由金黄转为铜橙色,令人联想70年代贝蒂·福特的经典裤装。“这颜色今年可流行了,你知道,时尚总是这样周而复始。”

  以上不过是杜爱尔所津津乐道的“彩虹系列”的一小部分罢了。譬如,茜草根可炼就纯正的红色,罂粟根可染出橙黄色,蚕豆藤不仅有着淡绿色的美丽光泽,还可充当染布工的饭后甜点。“我从没碰过那些新玩意儿。”杜爱尔不无骄傲地宣称,比起所谓的时尚产品,她更喜欢与植物打交道,尤其喜欢染色时“蜂鸟停在肩上”的感觉;在她看来,“炼丹术绝对不是什么异想天开”,每一株植物都有着独一无二的色彩。

  除日常教学之外,杜爱尔的大部分时光都在加州艺术学院的后花园中度过。从两年前起,这座看似芜杂的花园便变成了设计系师生们“任意妄为的艺术实验场”。32岁的研究生兼助教艾丽萨·皮特曼是杜爱尔的得意门生之一。在休息日,你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景:一位个子娇小的女生用金属碗飞快地从沸腾的炉中舀起一碗染料,此时红木色的染料表面覆着薄薄一层水,滴上几滴铁质燃酶剂即转变为深茶绿。“(天然染色法)让我对自然环境的潜力与创造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皮特曼透露,她身上的白色T恤衫即是由路边野草染就,燃酶剂则是提炼自旧船的零部件。这件得意之作即将在公园的义卖活动上出售。

  据报道,在布鲁克林的Boerum Hill,一座新“染园”亦将于今春对公众开放。作为项目主办方,布鲁克林纺织艺术中心不仅将提供植物原料,还将开设染色工坊及工作室。“在我们的身边,天然染料可说是无处不在,只是我们还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据项目负责人伊萨·罗德里格斯介绍,除茜草、槐蓝属植物这些传统染料之外,普通的花卉(如大丽花和金盏花)、树叶(如日本枫树和枫香)、浆果(如黑莓和接骨木)、香草(如薄荷和迷迭香)、坚果(如橡子和黑核桃壳)乃至树皮(如桦木和浆果鹃)均可作为色彩实验的原料。

  与此同时,杜爱尔一手创建的非营利研究机构Permacouture Institute亦人气暴涨,从芬兰到印度,来自世界各地的实习申请塞满了邮箱,因为人们希望知道“自己身上穿着的到底是什么”。对艺术家来说,天然染色更有一层特殊的意义。“对色彩追根溯源亦是艺术创作的一部分。”纺织艺术家费尔德曼指着正在编织中的挂毯说道,“否则,这根本不能算是我自己的作品。”杜爱尔则更倾向于将天然染料比作大自然的“传家宝”,好比是鲜美的浆果,“只要尝上一口,你就再也没法忘记它们的滋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