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大唐西市”:民营资本助力文化遗产保护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2 07:3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民营资本的投入,对于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积极影响。但也必须看到,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保护领域仍有着较高的风险。

  ◎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认为,民营博物馆主体资金来源于企业的运作机制和结果,一旦市场有风险,对文物安全和管理都会有影响;博物馆属于社会事业范畴,必须以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利益为前提,如果没有专业团队,不懂得文物展陈、保养、讲解、运营等方面的知识,就很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必须谨慎为之。

  “大唐西市”,曾是公元7世纪的世界贸易中心,也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昔日繁盛的西市遗址上,一座大唐西市博物馆已经建成,并成为目前国内惟一由民营企业投资建设、运营和维护的遗址类博物馆。多年来,博物馆投资方——西安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挖掘整合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兴商,以商促文,走出了一条民营资本助力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在国内,这样的大型民办博物馆可以说是首屈一指。”受邀设计大唐西市博物馆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刘克成说。

  依托大唐西市博物馆,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先后建设了国际古玩城、丝绸之路风情街区等8大复合业态,将西市的历史与文化变作动力与资源,变为人们可以“感受、消费、体验”的文化产品。此外,作为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西安市莲湖区旅游协会等行业协会的会长单位,大唐西市还依托文化创意产业培训,引导会员单位共同发展文化产业。自2010年起,“大唐西市”还每年投资2000多万元,举办一系列公益性文化活动。已成功举办两届的“大唐西市春节文化庙会”,总计接待游客228万人次,成功跻身国内3大庙会品牌行列。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公司董事长吕建中表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让我们看到了民营企业参与文化产业更加广阔的前景。我们充满信心”!

  有播种才有收获。从2003年开始,“大唐西市”就先后获得“陕西文化产业城市综合体典范”、“陕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如今,西市遗址已被纳入丝绸之路多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大唐西市博物馆也入选国家文物局2008年首次公布的全国博物馆名录。

  长期以来,我国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工作一直保持着政府主导的状态,面临着资金、机制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为解决这一难题,陕西省文物部门进行了积极探索。早在2001年,西安市委、市政府就尝试启动了“皇城复兴计划”,决定引入社会力量进行西市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并最终确定由西安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独立开发建设“大唐西市”项目。

  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表示,从单一的文物保护到规范化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到相关文化产业的开发,“大唐西市”以市场化的运营模式带动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实现了文化与产业的双赢。

  近年来,在国家鼓励博物馆多元化建设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我国民办博物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民营企业如何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中找到平衡?

  “文化遗产从勘探发掘到保护利用,都需要遵循专业规范和相关的法规制度,民办博物馆同样应把握这一原则。”西安市文物局局长郑育林表示,“对于文化遗产,政府负有组织领导保护工作的责任,但可以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保护社会资源。这其中,为民间资本营造良好的资本生长环境是重中之重。”为帮助企业化解资金难题,在陕西省和西安市两级文化部门的推荐下,“大唐西市”成功入选首批全国重点文化产业项目。2010年2月,大唐西市遗址恢复改造项目获批总金额8.8亿元的贷款。陕西省文物局创新文物行业人才交流机制,抽调了多位具有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的在岗领导干部到“大唐西市”项目任职,确保了文化遗产项目依法进行和有序运营。

  相关链接:

  第三届"西部非遗展暨文化产业洽谈会"(组图)

  第三届西部非遗展演暨文化产业洽谈会在西安开幕(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