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易新:输液患者成植物人,连云港中医院何以如此傲慢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3 06:0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10年3月21日23时左右,连云港市53岁的退休女职工卢兴元因患胆囊结石由该市东方医院转入连云港中医院准备进行手术治疗。22日下午输液过程中,卢兴元突然倒地不起,成植物人。连云港中医院是国家“三甲”医院,但在卢兴元的医疗、抢救过程上确实存在管理混乱、措施不力以及同一疗程编造两份不同病历等相关违规问题。时间一晃两年,卢兴元成植物人后,其家属一直追“责”不放,维“权”未断,但至今无处“说法”!(4月9日中国经济网)

  生命本来就没那么坚强,而相比身体生病,恐怕更令人寒心的是医院及社会对生命的漠视。两年漫漫维权路,对卢兴元一家来说,走得颇为艰难。一方面,要面对至亲久卧病榻,另一方面,要应对医院的傲慢无礼,无处“申诉”。患者及亲属身心俱受折磨,又怎么不导致医患矛盾加剧?

  常言道“医者父母心”,但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医患纠纷使“白衣天使”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一降再降。据卫生部统计,2006年全国“医闹”事件共发生10248件,2009年上升为16448件,2010年则升至17243件。与逐年攀升的“医闹”事件相伴而生的恐怕是人们对医院甚至对社会的怨愤,这一问题若一直得不到公平解决,人们的怨气没有正常的发泄渠道,长此以往,只会助长戾气积聚,很有可能走向极端,六成人对哈尔滨“杀医案”表示高兴即是一例。

  其实,从连云港中医院的傲慢态度中,我们也可对为什么医患矛盾不断加剧窥见一斑。作为一家三甲医院,其医德、医风、医质当起表率作用。然而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医生竟然出门接电话,医务人员不会使用氧气包;事故发生后,医院不是反思该如何道歉与赔偿,而是销毁问题药瓶、篡改病历,以一副“你奈我何”的态度傲视患者甚至记者。如此嚣张的做派怎能不令人对医院失望之极?

  当然,医生并非万能,包治百病,患者也不该将所有的希望寄于医院而忽视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医疗风险。但是,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也应当和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将有关情况及时告知患者。连云港中医院的做法则完全凸显了患者在医院面前的弱势地位,他们连最基本的生命权利都无法保证。法院“不审不理”的态度使患者无从“说法”,则更助长了医院的傲慢之态。

  医院傲慢、漠视生命,患者便无法得到良好医治,而由此催生的医患矛盾若得不到妥善处理,甚至不断加剧,传导至整个社会领域,才是最令人忧心的。(易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别让“傲慢与偏见”加剧医患矛盾

  医患皆需和谐环境,别渲染个案

  缓解医患矛盾,职能部门出手再狠一些

  医患需要换位思考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