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多管齐下 提高流通效率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3 09:4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从理论上讲,商品流通就是商品从供给方出发,经过一定的流通节点和渠道到达需求方的过程。与强调地域分工、追求规模经济、崇尚集聚发展的生产性行业不同,专门承担商品流通职能的流通产业具有显著的广域性、网络性和流动性特征。因此,要发挥流通产业的战略价值进而提升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除了强化其组织化程度、规范化程度、资源丰裕度、技术先进性之外,更重要的是增进其流动性。

  (一)

  流通产业依托流通渠道驱动商品流通。商品流通的动力源于流通起点与流通终点之间的价差。一般而言,价格越低的流通节点,商品向外流动的动力越强;反之则动力越弱。商品总是从低价格节点向高价格节点流动。商品流通的阻力来自流通过程中的成本。流通过程中的成本越高,则流通的阻力就越大,价差形成的流通动力就溃散得越快。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流通节点价差赋予商品流通动力,推动商品市场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但同时流通成本也在不断消耗价差,当差价被流通成本消耗殆尽,商品流通也便到达了市场的边界。

  在上述动力结构视角下研究流通发展战略,就是要把握好流通节点价差和流通成本之间的辩证关系,充分挖掘节点价差,降低流通成本,发挥高效流通的战略价值。

  (二)

  流通是商品从供给方向需求方流动的过程,所以制定流通战略应当将商品的供需两端作为逻辑起点,以拓展市场空间、构建统一市场作为战略目标。商品市场的边界取决于节点价差和流通成本的对应关系,其中,价差由供需两端所决定,成本则受到流通过程的影响。可见,从供需两端认识流通战略,应重点着眼于流通节点价差的战略性拓展,以此推动市场边界外扩,扩大流通覆盖范围,实现统一大市场下的大流通格局。

  流通节点价差又与供需两端的生产和消费结构有关。从理论上讲,基于比较优势的“区域错位分工”能够化地区间同质竞争为互补合作,为节点价差的形成和扩大奠定供求基础。具体而言,区域分工一方面会在生产端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和买方市场态势,建立价格洼地;另一方面会在需求端形成卖方市场态势,塑造价格高地。随着区域分工持续深化,节点价差呈放大之势,需求市场边界将不断拓展,市场的统一化进程将逐步推进。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当前流通战略的启动至少应当基于如下配套战略的实施:其一,借助区域经济规划推动产业存量的中长期调整,以区域分工化和产业专业化的方式逐级化解县、市、省各级“小而全”、“大而全”的产业格局。其二,依托区域分工和产业集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推进自主创新和塑造自主品牌为战略着力点,推动基于数量、要素、能耗和环境代价形成的低成本型节点价差向基于质量、技术、品牌和社会责任形成的高附加值型节点价差的升级。其三,秉承市场统一化和产业专业化所形成的流通节点价差,以流通产业组织化为目标,积极培育规模化、网络化、集约化的流通企业集团。其四,基于国内产业的布局调整和结构升级,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发挥流通强大的市场调节效应,推动内外贸割裂管理向内外贸一体化管理的转化。

  (三)

  在通过区域分工、结构调整和市场一体化等手段实现流通节点价差扩大的基础上,流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应当着眼于流通过程的优化,着力于流通成本的节约。

  流通过程是商流(商品交易)过程和物流(实物转移)过程的统一,因此,流通成本也是商流成本和物流成本的集合。从理论上讲,商流成本主要来自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损失;物流成本则主要来自于物流费用和物流损耗。从这个角度讲,流通成本节约战略应当以流通效率提升为目标,通过策略性的行动安排实现各项商流、物流成本的综合节约。具体而言:一是实施以交易效率化、市场规范化为目标的流通优化行动,切实降低交易成本,管控交易风险。首先,流通产业应面向工农业生产环节,积极介入工业品、农产品渠道整合,把生产环节从非市场化的封闭型孤岛转化为流通网络中高度交互的节点,实现要素和产品的高效流转。其次,流通产业应面向批发零售环节,提高商品流通效率,加速商业库存周转,实现商业资本的快节奏运营。再次,流通产业还应面向商品交易过程,倡导讲诚信、守契约、反欺诈的商业伦理,整顿市场秩序,管控交易风险。二是实施以物流信息化、第三方专业化为主导的流通合理化行动,有效节约物流费用,降低物流损耗。首先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高物流管理水平,降低体制性成本,系统压缩物流费用。其次要借助流通信息平台建设促进物流合理化,杜绝物流资源的浪费。再次要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推动物流专业化,强化物流资源的集约使用。此外还要推进流通产业技术装备化,均衡提升物流速度和质量,降低物流损耗,扩大流通增值。

  (四)

  伴随着流通发展战略的实施,流通节点价差的扩大和流通成本的节约将为国民经济体系注入强大的流通动力。基于高效率的流通,经济发展将由生产主导下静态化、慢节奏、高成本的刚性态势向流通承载下动态化、快节奏、低成本的柔性态势转化,并随之产生系统的民生改善效应。一是保增长效应。流通动力既可以通过在流通产业中逐级释放,转化为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可以增强经济体系的活力,从提升资本运行效率和强化节能减排降耗的角度,深入挖掘经济增长的潜力。二是增收入效应。一方面,流通动力给经济体系带来的扩容增效贡献可以直接转化为城镇居民的就业。另一方面,流通动力释放引致的市场范围扩大和渠道效率提升,还将全面推动农产品生产的商品化和农产品销售的市场化,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的“卖难”和定价问题,推动农民增收。三是调物价效应。一方面可以降低商品流通成本,以此制衡由要素价格上涨和供求态势转化带来的通胀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流通节点价差的扩大,突破各类市场障碍,为实现物资或要素的大范围流转提供高效的渠道条件和价格手段。四是扩内需效应。首先,流转成本的节约进而商品价格的降低将直接扩大消费需求;其次,随着产业分工的深化、市场范围的扩大,质优价廉、形式多样、供给充分的商品将把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消费;再次,市场秩序的整顿、诚信经营的普及将全面增强城乡居民的消费信心;此外,商品渠道的健全和信息系统的优化,还将强化商品信息的透明性和可追溯性,从而最终保证消费安全。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