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加快形成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3 09:4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全球产业分工正酝酿着局部调整,中国制造既面临着来自传统制造业领域的成本竞争,也面临着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加快布局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压力。我国长期依赖中低端制造和出口带动制造业的局面必须尽快改变,积极顺应全球产业变革的新趋势,着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其他先进制造业。

  本期“经济日报 中央电视台联席评论”关注话题——加快形成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近一阶段,富士康、卡莱尔等长期根植于中国的知名制造企业提出部分业务外移计划,以及不少发达国家“再制造业化”政策加码,引发了全球产业分工出现大变化和中国制造业优势已风光不再的种种议论。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既不盲目低估和否定长期形成的已有优势,又要密切关注全球制造业竞争的新动向及其对全球产业分工的可能影响,推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努力塑造竞争新优势。

  制造业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之一。历史地看,这一优势地位的形成与全球产业分工密不可分。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受广场协议、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IT泡沫破灭的影响,我国良好基础设施、大量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不断凸显,从发达经济体转移出来的传统制造环节加速向中国积聚,形成了现阶段的分工体系,该分工体系反过来又巩固了我国的制造业领域优势。2010年,我国在全球制造业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19.8%,超过美国的19.4%,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产业分工并未出现全面调整。看世界产业调整趋势,我国这一比较优势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明显降低。目前,我国基础设施水平仍优于大部分较低收入国家,工业用地的实际成本不高,而且拥有较强的综合配套优势,这一配套优势不仅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所缺乏的,不少经济发达国家也不完全具备。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多年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中国制造业的人才优势不断显现,产品质量也迈上了一个更高层次,与发达国家间不仅形成了互补性较强的纵向分工,而且横向分工关系也有所强化,使这种纵横交错、互补与竞争并存的关系具备了日趋明显的稳定性。进一步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但在短期内不会给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带来颠覆性影响。

  不过,对于当前全球制造业出现的种种新动向,我们依然不可忽视。一是美日等发达国家重新认识到制造业的重要作用,纷纷采取措施推动制造业回归与复兴。今年伊始,美国就提出颇具诱惑力的税收优惠政策。3月份的统计表明,美国制造业已连续第三十二个月扩张。无独有偶,30多年来首次出现年度贸易逆差的日本,也试图出台激励措施避免产业空心化带来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二是中国以外的传统出口大国及发展中国家在多种内外因素作用下,对制造业的吸引力有所增强。近几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提升,最低工资标准不断上调,使得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相对优势有所显现。以人民币为统计口径的数据表明,当前越南制造业从业人员月工资约合人民币1000元,印度大概约合人民币600元,而我国东部沿海已达到2500元至3000元。这让一些制造企业出于逐利本能,开始把订单转向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三是世界各国围绕科技、产业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对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兴产业的投入与扶持,试图通过新兴产业领域的率先突破,巩固其在高端制造环节的固有优势;各新兴经济体也加强了新技术新产业战略部署,努力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这些新动向无不提醒我们,未来全球制造业竞争正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形势,全球产业分工正酝酿着局部调整,中国制造既面临着来自传统制造业领域的成本竞争,也面临着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加快布局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压力,现有比较优势发挥作用的空间已越来越小,我国长期依赖中低端制造和出口带动制造业的局面必须尽快改变,需要在继续发挥传统比较优势的同时,积极顺应全球产业变革的新趋势,着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其他先进制造业。

  制造业转型升级重在创新。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当一国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总量扩大到一定规模、资源供给约束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产业要继续前行,就需要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就需要依靠创新提高竞争力,并促进相关企业发展。上世纪初的欧美是这样,上世纪中叶的日本也是这样。现在,中国制造业同样步入了这个阶段。

  加强中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关键在于使企业真正成为“三个主体”,即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眼下我国企业不仅研发投入占比较低,研发投入总量更是远远落后。比如,2010年在研发投入上微软公司达86亿美元,英特尔公司达84亿美元,而同年我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全部研发经费仅700亿元左右,约合100来亿美元。这种状况亟须改观。当然,创新是多方面的,除了技术创新,还须重视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只有坚持技术、管理和体制创新多轮驱动,中国制造才能更加健康、更可持续,真正成为难以代替的中国创造。

  (本文执笔 马志刚)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