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3D版返航 “怀旧”情怀还能被消费多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3 10: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4月10日起《泰坦尼克号》以3D版的新面貌重返影坛,高涨的观影热情、屡屡刷新的票房成绩,再次掀起了影视界“怀旧风”的高潮。此前,《东邪西毒:东邪西毒终极版》、《倩女幽魂》等经典老片经过重新修复、配音、剪辑之后重上院线;而更老的“老片”,《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字街头》也将接踵而至。
影视界为何热衷于投资老电影?观众的怀旧情怀还能被消费多久?这种旧瓶装新酒的模式是不是影视投资的良策?我们就从《泰坦尼克号》的这次“返航”说起。
14年后,《泰坦尼克号》3D版火爆起航
首日票房破六千万
3D《泰坦尼克号》前天在国内公映,据院线统计,该片首日票房超过6000万元,观众人次约152万,创下今年内地上映电影的票房新高。作为一部14年前曾在中国上映的老电影,《泰坦尼克号》如今以3D格式重映,还能有如此强势的票房表现,令业内一片惊叹。【详细】
内地票房预计5亿
“本来准备了两个厅,门票30元,这两天看情况我们又加了一个厅,不到晚上8点都卖完了。”工人影城的小张告诉记者。南京新街口国际影城的黄经理说,这次《泰坦尼克号》3D版影城开了4个厅,“50元一张票,晚上8点前,都只剩下前一前二排的票了。”虽不是休息天,但零点首映的火爆让影院也觉得惊喜。4月10日,卡梅隆的这一巨作以3D、IMAX3D的格式在中国内地全面公映,各大影院火爆的凌晨首映让大家见识了这艘大船再度起航仍魅力不减。【详细】
14年后的“她”凭啥魅力不减
3D效果不明显,怀旧才是最大动力
虽然,外媒盛赞3D版的视觉效果,但记者在观影过程中,这种感受并不强烈。在最具观赏性的沉船桥段,3D效果的冲击力并非像外界吹嘘的那样,“这让影片的3D效果大打折扣。对观影者来说,怀旧、重温是他们的观影心态。当年他们或没看过《泰坦尼克号》,或因年纪太小记不清楚。一位年轻女孩说,这样浪漫的爱情故事,必须在黑暗的电影厅里用心灵去感受。”【详细】
哥看的不是电影,是青春
“14年前,你在哪看的《泰坦尼克号》?今天,你将牵着谁的手一起重温经典?”“哥看的不是电影,是青春”,这部电影未映之前就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打着怀旧情怀大旗的《泰坦尼克号》受到了空前的关注。【详细】
我们还能“被怀旧”多久
以致敬的名义炒冷饭?
去年4月,1987年版的《倩女幽魂》公映,票房惨淡。有人指此举只是借新片的势赚钱,然而制片人吴思远解释说,“我们是要做纪念而不是卖票房。”今年2月,修复版的《新龙门客栈》上映,制片人吴思远也称是为了向武侠经典时代致敬,宣传口号是“为那个无名无姓的年代干杯”。【详细】
“怀旧生产力”,折射出当前创作乏力的现实
以怀旧的名义再战江湖的同时,是否也折射出当下我国电影产业高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老片打着“怀旧”的旗号纷纷重映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前国内电影产业创作乏力的现实。吴思远说:“中国电影这些年产业规模发展迅猛,技术水平提升很快,但现在电影的故事架构、人物塑造、叙事手段却不一定能超过老电影。20年前我们就拍出这样的精品,现在的电影人就需要在危机感中更加努力。” 【详细】
从市场方面考虑,靠修复老电影来赚观众眼球,确实挺聪明。与其劳精伤神拍一部新片,不如把以前口碑好的电影翻出来再给观众看一遍,至于修复版也好,3D版也好,不过是商家为端出回锅饭找了一个卖点。【详细】
怀旧终有尽时,创意拥有明天
再好的技术都不能脱离精彩的故事,创意是电影的根本。只有不断奉献给观众新的故事,电影的发展才能可持续。与其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不如多拍几部优秀的小成本电影,远比嚼过的口香糖更有味道。【详细】
在进口电影配额增加的大背景下,修复电影会面临更加残酷的市场竞争。缺失的新鲜感,有限的观众群,都会让修复电影的商业之路举步维艰。而另一条转型之路也摆在面前:放弃主流商业院线,回归艺术、小众与公益。这是一场商业与艺术,现代与传统的博弈,究竟路在何方,还需观众投票,时间检验。【详细】
专家观点:同等投资,鼓励中小成本电影
修复电影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但当我们面对太多大片带来的视觉奇观之后,电影应该回归原创的中小成本影片。中小成本电影成为市场主体才应该是常态。修复电影的重映,更多的是满足有怀旧情结、对年轻时光有难忘记忆的观众。对历史的缅怀、对记忆的唤醒是修复电影本身的价值。而它对新一代观众的意义则是一种“补课”,让新一代观众以现代的眼光审视并感受传统老电影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