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别人往左,我就想往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6 01:2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陈琳

  第一财经日报:你在住宅建筑上大量使用玻璃幕墙,受到一些人的质疑,比如隐私的问题,在设计时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岸和郎:我不认为玻璃是单纯透明的东西,相反,它可以是一种散发淡绿光彩的不透明建筑材料,可以用来作为建筑的墙壁。当然,玻璃幕墙带给人们更多的是视觉和心理上的抚慰,让人们在封闭的居住空间里还能和外界保持某种接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也是现代城市的悲哀。

  日报:你曾自评说你的建筑很过时,这么说是不是因为你“京都设计师”的定位?

  岸和郎:我的天性中或许就有一种和潮流对着干的脾气。别人往左,我就想往右。20世纪70年代,矶崎新的前卫作品和言论在日本风头正健,年轻一点的建筑师和建筑系的学生都在讨论他。我觉得这个话题和我有距离,却说不出所以然。有一天,我路过前川国男设计的东京文化馆时,却被这栋“老派”的建筑所吸引,而且内心竟然产生了激动的感觉。这件事情之后,我就发觉自己的“体质”与流行价值观不合,于是,我就不再为“不合群”困扰,而是有意识与流行保持距离,更看重建筑本身吸引我的那些部分,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设计语言。

  把自己定位为“京都设计师”,并不是说我大部分时间都在京都。事实上,我只有四分之一的时间在京都。就像在京都做设计项目慢慢改变整个城市那样,我希望自己能够慢慢改变近现代建筑的样貌。我和妹岛和世走的设计路径完全相反。妹岛和世的作品,是对近现代建筑形式的急剧改变。但我却告诉过她,最能理解她的人应该是我,因为我们都期待着在近现代建筑的基本模式上再做发展和延伸。

  日报:建筑界强调原创性和突破性,你却没有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到过这种观念。

  岸和郎:为什么要突破?建筑其实是很保守的,基本元素无非就是地板、墙壁和屋顶。“原创性”只在过去的200年里出现,因为人们逐渐崇尚个性和创造,于是就把我们建筑师描绘成富有原创能力的神话人物。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1950年菲利普·约翰逊向大家展示“玻璃屋”,指出“玻璃屋”的规划来自雅典卫城,平面布局受到卡兹摩尔·马勒维奇的画作启发,细部设计则得益于路德维希斯·密斯·凡·德罗的作品。菲利普·约翰逊已经揭示出所谓的原创性其实并非建筑成功的关键,建筑是否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什么原创性,而是建筑的本质。

  日报:你提到了“慢慢改变”,也就是担任建筑师四十多年,您还打算从事建筑设计很久?

  岸和郎:我今年62岁,至今仍然没有任何达到某种目的的成就感,自己一直在跋涉,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路易斯·卡恩过了50岁才开始真正成为建筑师,一直持续到70岁之后。丹下健三一直工作到90岁。建筑师是一种越老越能对建筑本身进行探索的工作。

  日报:你设计、改造过很多住宅,是否也会把这些经验和理念投入到自己的住宅设计上?

  岸和郎:我把建筑师分为两类——会为自己造房子的和只会为别人造房子的。我属于后者。我家房子是二手房,入住很多年,房屋的结构基本没有做过改变。家里装修、设计都是由太太决定的,只要她喜欢就好,我很少发表异议。

  我能给别人设计住宅,但偏偏没有办法想象自己该住什么样的房子。如果不听太太的安排,我恐怕就要“无家可归”了。因为我的建筑风格、理念,以及所运用的材料总是在变化。试想,住在自己设计的房子里,有一天早上我醒来,睁开眼睛,突然发现那是十年前的过期设计,对我来说简直是无法忍受的事情,我甚至会有亲手把家拆了的冲动。我不允许自己时刻面对着另一个过时的自我。但如果是别人的设计,那我就没有这种顾虑了。

分享更多
字体:

上一篇:编者按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