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国为何落后 又该如何追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6 10:0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编译/黎文

  由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和迈克尔·曼德尔鲍姆(Michael Mandelbaum)合著的新书《昨日的辉煌》(Thatused to be us)于2011年9月在美国出版。

  弗里德曼是《纽约时报》外交事务专栏作家和记者,曾三次获得普利策新闻奖,他在美国“911”恐怖袭击后所写的专栏即是其中一项获奖作品。弗里德曼因《世界是平的》和《世界又热又平又挤》等畅销著作而在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事务领域颇具影响力。另一位作者曼德尔鲍姆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等国际研究所教授,他在哈佛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曾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和海军学院任教,是美国著名外交政策专家之一。

  弗里德曼和曼德尔鲍姆相识超过20年,两人经常讨论美国的未来以及不同层面的国际关系问题。尽管每次谈话的主题都始于外交政策,但最后都会回到对美国国内政策的关注上。两人深切感受到美国如今面临的困境和政府的无能为力,认为美国无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正在缓慢衰落。基于对当前形势的悲观和对未来的期盼,两位作者合著了《昨日的辉煌》一书,试图解释美国衰落的原因和重现辉煌的途径。

  作者在书中总结了美国面临的四个主要挑战——全球化、信息技术革命、长期赤字和能源消耗方式,批评了二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对这些问题的忽视,认为政治体制的瘫痪和美国核心价值的磨灭使得美国无法有力执行国家发展真正需要的政策。在探究美国现状的基础上,作者认为,美国应当重拾传统的核心价值,重新对本国历史加以合理理解以找出应对问题的方式。

   美国面临的新挑战

  如今日益流行的一种观点是:英国拥有19世纪,美国主导20世纪,而中国必将主宰21世纪。然而,要美国人顺从于这个观点并不容易。在论及美国的现在和未来时,我们是乐观主义者,但同时也很沮丧。

  美国有多个方面的实际情况确实能够令我们保持乐观。美国社会拥有无拘无束前进的精神,有多元的主张和人才,有灵活的经济制度,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追求创新的倾向,这些都很适合美国在充满巨大挑战的当今世界依然能繁荣发展;一旦美国的政治和经济体系能够有效运作,就能利用美利坚民族的禀赋和能力去迎接国家面临的挑战;美国在同心协力完成艰巨任务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而本国发展历史中取得的所有发展成就,都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美国能够克服当前的困境。

  当我们意识到,美国拥有那么多具有创造力的、天赋突出和努力工作的人们时,我们就不能对美国悲观。然而,当我们发现这个国家并未很好地培育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也不允许引进充满活力的移民,不肯投资于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肯资助国家发展的前瞻性研究,也不愿像竞争对手一样把有效的税法和激励政策置于一个更重要的位置,我们仍然情不自禁地感到沮丧。

  美国正在缓慢衰落,缓慢到足以令我们假装或相信美国并未走向衰落。国际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席、和平工作团创办人萨金特·施莱佛(SargentShriver)之子,肯尼迪总统(JohnF.Kennedy)的侄子蒂莫西·施莱佛(TimothyShriver)是个永远的乐观主义者。但他在听说了这本书后的反应是:“我们的确好像每年都稍有下滑,这里一点经济低迷,那里一点社会问题,今年一点政治混乱。我们每天都错失一步,却没有人大声喊出‘停下来’。”施莱佛认为:大多数美国人无疑仍然希望美国是一个有伟大理想和成就的国家,但是没有人愿意为此付出代价。

  我们认为美国的缓慢衰落大致有四个原因。

  首先,自从冷战结束以来,我们,尤其是政治领袖,已经不再认真思考对公共政策的制定至关重要的两个问题——我们处在怎样的世界?我们如何在这样的世界里繁荣?今天的世界正在飞快前行,观察、定位、决策和行动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但今天的美国在这些方面迟缓而混乱,反之,充斥着叫嚣、武断、分化和拖沓。

  第二,过去20年来,我们国家对一些最严峻的问题束手无策,尤其是教育、赤字和负债,以及能源问题和气候变化。如今,这些问题已经恶化到无法被继续忽视的地步。如果不通过齐心协力,它们照样无法有效解决。

  第三,我们已经停止投资于自建国初期开始就给国家带来巨大成就的传统方案。

  第四,我们一直无力解决问题,也无法重新投资于传统优势领域,因为我们的政治体系已经呆若木鸡,价值体系也被严重侵蚀。

  冷战结束的20年来,对一些美国人和美国经济部门而言,是一个格外具有创造力的时期。一场发端于美国而蔓延全世界的信息技术革命就发生在这个时代。信息技术革命为一些美国人带来财富,使所有美国人都能前所未有地接近各种信息、娱乐,前所未有地接近彼此,也能更接近美国以外的世界。这绝对是革命性的。但这也给美国人带来了难以应付的挑战,使我们在应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结果时陷于失败。这一失败的根源正是美国的过度自信。教育部长邓肯(ArneDuncan)说:“这完全是狂妄与自满的致命结合。我们是世界之王,但迷失了方向,沉溺于过去的荣耀……我们不停告诉自己昨天做了什么,一直活在过去。我们就像个40岁的中年人,只会吹嘘自己高中时期是个多么厉害的橄榄球队员。”冷战结束后迎来的新时代给美国带来了四个主要挑战:如何适应全球化,如何适应信息技术革命,如何应对由于各级政府不断增加的需求而暴涨的庞大预算赤字,以及如何管理能源消耗增加和气候威胁加剧的世界。如何应对这四个挑战,将关系到美国的未来。

  这四大挑战的共同之处是要求做出集体回应。这些挑战都太大,没有哪个单独的政党或公众中的一部分人能够应对。每一项都是全国性的挑战,只有整个国家统一战线才足以应付。当然,全国性的成功回应也要依靠每个人都处事恰当。劳动者要让自己具备高薪工作的技能,企业家则致力于创造这样的工作。美国人必须克制消费、增加储蓄并接收更高的赋税。个人、企业和行业必须减少使用矿物燃料的使用。但是,准确的个人作为需要激励、规范和制度加以鼓励,而这是全体美国人的任务,因为这是整个美国面临的挑战。

  (责任编辑:彭金美)

  

  扁平世界2.0

  根据联合国国际通信联盟统计,2010年全世界使用的移动电话大约有46亿台,而在2002年,全世界的移动电话用户却大约只有10亿人。5年前的那些还没有互动连结的地方与个人之间,现在每天发生数以百万计的免费或非常廉价的互动与合作。

  自从2005年《世界是平的》出版后,世界持续变得更扁平了。我写《世界是平的》时,并没有收录“脸书”(Facebook)的例子,因为它才刚起步。在2005年,“脸书”对多数人来说根本不存在;“推特”(Twitter)只是个象声词;“云端”只是飘在空中的云;“3G”指的是某个停车位编号;“应用”(applications)是指大学入学申请书;看到“Skype”,大家多半以为是个错字。

  不过才6年,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因为如此多的新科技与新服务面世,我们认为,2010年左右开始进入了扁平世界的2.0时代。扁平世界2.0不但具有1.0时代的所有特征,而且还有更多人可与扁平世界平台相连结,更多的人能与其他也连结在网络上的人相互沟通,更多的人有能力找到想法相同的人,基于共同的价值、利益与观念去协力合作——不论是支持某政治人物,追随某摇滚乐团,发明某产品,或是发动一场革命。

  扁平世界1.0的强大,不仅仅在于让大家透过电子邮件进行全球对话,更在于让更多地方的人们可以合作生产、销售、购买产品。扁平世界1.0让波音公司囊括了莫斯科的设计师、中国的机翼制造商、美国威奇托的电子控制器制造厂、组合成波音777喷气客机的生产团队。它也推动了个人之间的全球协力合作,所以“大众”可以书写然后上传任何东西,从维基百科到个人电脑新的操作系抗(Linux)等等。

  扁平世界2.0仍就可以做到这些,而且更加强大。动力来自个人电脑的普及化(2010年销售已经超过3500万台),加上智能手机已经可以收发讯息、浏览网页与即时拍照,还有可接触到更加偏远社区的无线网络,以及让人在越来越多事情上寻求合作的社交网络。

  而有了众所周知的“云端”(cloud)的出现,这些活动今天都更进一步地得到了支持。“云端”储存了你想像所及的任何软件与应用程序:从南非观鸟指南,到华尔街的投资指南。它之所以美好,之所以能驱动扁平化发展得更远更快,就在于它能让任何一台台式电脑、手提电脑,或配备有浏览器的简单行动装置,都化身为各种应用程序的资料中心,这些个人使用者的设备,都由此转为信息创造或使用的动力泉源。虽然“云端”还在发展初期,但光是在2009年,全球流通的资料就增长了50%,部分要归功于“云端”的出现,以及无线网络的连结。

  总而言之,大约从1995年到2005年的扁平世界1.0时代,让美国波士顿与印度的班加罗尔天涯若比邻。而从2005年到现在的扁平世界2.0时代,让波士顿、班加罗尔与锡尔西朝夕相闻。锡尔西在哪里?锡尔西是一个人口只有9万的农业贸易中心,位于距离班加罗尔275里的印度乡间。这样的事,每天、每个国家都在发生。

  如果扁平世界1.0是利用这个新的全球平台来生产商品与服务,那么扁平世界2.0不但有商品与服务,更能在此平台上激发与分享各种观念与想法。诚如微软公司的首席战略与研究官蒙迪所说,个人电脑,加上互联网,加上搜索引擎,对于网页的影响是,任何人只要通过连结,就能找到他们感兴趣的任何东西。而个人电脑与智能手机,加上互联网,加上“脸书”,已经能够做到,让任何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想找的人,至少是已经使用社交网络的5亿人中的任何一个。当如此多的人们远比以前容易找到任何东西与任何人,同时比以往更容易联系接触,协力合作以制造产品、百科全书或发动革命时,你就踏进了扁平世界2.0时代:一个超连结的世界,而且有琳琅满目的应用程序。

  “现在,大家不仅仅有自己的信息获得体系,可以了解国内外发生的事,也不仅止于彼此讨论,同时也有指挥控制机制。”蒙迪说。现今所有的事情,都能立即从一个最偏远的角落登上世界舞台和众人分享。

  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个超连结的世界正在改变每个人的事业,强迫每个人学习利用这些新工具来发挥优势,增加自己的生产力。而公司必须赶在被竞争者取代之前,以更快的速度更新和升级自己的产品,或者发明新的产品。我们也看见,只要希望在任何企业尽可能保住工作,工作者都必须排除万难发展必要技能。

  每个员工都是创新过程的一部分

  

  安迪·凯斯勒(AndyKessler)是《吃人:改变游戏的企业家死不认错的规则》一书的作者。《华尔街日报》(2011年2月17日)摘录了书中内容,对新的劳动力市场提出了一个更简单、更引起人共鸣的分类标准:

  别再分什么白领蓝领。在我们的经济里只有两种形态的人力:创造者和服务者。创造者是从事生产的人——编程、设计芯片、制药、运行搜索引擎。与此相对的服务者,则是服务于创造者(与其他服务者)的人,比方盖房子、提供饮食、提供法律咨询,以及在汽车管理局工作的人。许多服务者将会被机器、电脑以及商业运作的变革所取代。

  这就是我们所在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美国必须拥有更具生产力的公司,以更少的人力来生产更多的商品与服务;同时,也必须拥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才能创造出大批待遇良好的体面工作。一个健康的经济体,不只靠更高的效率和生产力来驱动,还需要改革创新来提供动力。换言之,更多人发明更多商品与服务,让其他人更感舒适、更有生产力、受更好的教育、享受更多的休闲活动、更健康、更安全;更多人设法在美国制造这些商品、提供这些服务。

  如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工作场所上的一些重大趋势:最底层的工作人员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权利,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创新是自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发生。当然,存在有纯粹的创新,即前所未有的产品或服务。但更多的创新是在一线工作中、发现问题时产生的,由此,找到解决办法本身就变成一项新产品。因此,让美国保留尽可能多的制造业变得至关重要,特别是高端制造业,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员工自行创新。否则,我们就会远离创新的重要源泉——直接和产品接触、并构思如何改进或以更好的产品取而代之的实际经验。

  过去,许多公司的“创新中心”独立存在,其重量级的研发团队设计出新产品,然后交由装配线生产。一些公司现在仍有这样的中心,但另一些公司则已采用了包含一线员工与高级管理人员的持续创新模式。现在,每个员工都是创新过程的一部分,经常使用“推特”或“脸书”之类的社交网络工具。如今的装配线工人不但能获得比以往更多的信息,也更容易将其发现即刻与上级管理者沟通,并传布给全公司。

  在超连接的世界里,任何能做的,都将有人会做到。问题是,由你做,还是别人为你做?对公司而言,唯一的问题是,是由自己的公司做到,还是被其他公司抢先。像iPhone这样的突破性产品,会立刻引发竞争,比如安卓系统(Android)。短短几个月内,iPad也有了许多竞争者。如果一家公司不能充分利用每个层级的点滴脑力持续创新,那么其落后的速度将比以往更快,落后的幅度也比以往更大。过去,在世界变得超连接之前,美国企业把工作岗位移至世界各地,“外包”部分商业进程以节省成本,然后用以重新投资美国的新产品、新服务与人力。现在,企业把工作岗位移至世界各地,去“众包”(crowdsourcing)、进行“分布式创新”(distributedinnovation)。他们在最快速成长的市场里或近旁,寻找最具创造力的头脑、最有生产力的人力、最具吸引力的税法以及最好的基础设施。他们必须利用全球之“众”来发明、设计、制造、改善以及销售他们的产品。如果他们不做,竞争对手就会做到。

  斯坦福国际研究中心的首席执行官柯蒂斯·卡森(Curtis Carlson)表示,发明、设计、制造、改良以及销售产品的能力与知识,不断从底层涌现,因此,“如今创新的激发点,正在转移到底层”。

  我们把这个论点称为“卡森法则”:“创新的发生,如果是由上而下的,看起来整齐有序,实际上迟钝愚笨。创新的发生,如果是由下而上的,看上去混乱无序,实际上却聪敏灵活。”因此,对每一个员工来说,成为“有创意的创造者”或“有创意的服务者”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每一个老板来说,理解其工作就是善用“卡森法则”就显得尤为重要——即想方设法鼓舞、激发、释放自下而上的创新能力,然后由上而下地调整、管理、整合这一创新,以产出商品、服务和观念。

  所以说,这已经不再是你祖父时代的劳动力市场了,甚至也和你父亲时代的不一样。如今,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人在心在”,无时无刻、不论在哪个行业,这样我们才可能成为“有创意的创造者”或是“有创意的服务者”。那里才是工作机会所在。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必须为所有学生进入职场做好准备--让他们不仅能做好指派的工作,还能给出额外的好东西。要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特色的“好东西”,我们就需要更多、更好的教育。

  (责任编辑:彭金美)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