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胶片电影时代结束的标志:一系列公司的破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6 10:04 来源: 《第一财经周刊》

  一系列公司的破产成为胶片电影时代结束的标志,在新的时代里,围绕数字电影更多公司展开竞争。

  胶片电影再见

  文|CBN记者 邹曈

  又一家胶片电影时代的代表性公司—日本电子光学工业公司近日宣布破产保护,它欠下1.48亿日元(约合1145万元)的债务。这家公司曾是全日本最大的影院胶片放映机生产商。几个月前,全球最大电影胶片生产商柯达公司经历了相同的命运。

  根据日本电影制作者联盟(MPPAJ)的数据,截至2011年12月底,日本全国3339块商业银幕里有60%采用了数字设备。同样的数据在中国已经达到90%。

  许多人还怀有浓厚的胶片情怀,35毫米胶片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1934年。但这无法改变今天胶片已经失去它主流地位的事实,一个时代已经过去。

  数字拍摄为导演节省胶片成本并且带来后期剪辑的便利。电影制作公司为此减少发行成本,在日本,一个胶片拷贝的制作费和运输费接近30万日元(约2.3万元)。数字化放映还提高了对盗版的防御能力,数字电影拷贝被加密后,如果没有密钥就无法对数字内容进行复制、发行和放映。

  加速技术交替的是一部几乎无人不知的3D电影《阿凡达》。《阿凡达》的总票房接近28亿美元,远远超过导演卡梅隆另一部佳作《泰坦尼克号》的18亿美元。好莱坞公司们迅速加入其中,3D电影一时之间席卷全球。现在,3D版的《泰坦尼克号》正试图挑战由《阿凡达》创下的记录。

  《阿凡达》出品方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此前宣布,从今年1月开始停止向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影院发行35毫米的胶片拷贝,这是一个开始。“预计到2018年底,全球的商业电影院都将会被数字电影放映机所覆盖。”京都大学电影学研究员麦谷满预测说。

  公司们在新的时代里展开竞争。截至去年底,全球6万多块数字屏幕中超过80%使用德州仪器的DLP投影技术,而434块IMAX 屏幕全部采用了该技术。DLP影院事业部经理Dave Duncan称,未来全球还有5万多块屏幕需要转换为数字,之后整个行业将逐渐从软硬件方面进行升级。德州仪器授权巴可、科视和NEC三家公司生产DLP数字电影放映机。

  在高清显像方面,索尼的技术标准是SXRD,它也正努力成为这股浪潮里的赢家。这家公司一直垄断高清数字摄像机市场,现在德国ARRI和美国Red Digital等公司已加入竞争。今年5月,索尼在美国建立的新数字电影中心(DMPC)将正式开放,这个中心为导演、摄影师和其它影视制作人提供数字工作流程和索尼新F65摄像机的使用培训。

  目前,索尼正在全球推广其4K数字电影系统,4K代表的是分辨率达到4096×2160的数字电影,在中国,大部分影院使用2K或1.3K放映机,但大型电影公司已提供4K的数字拷?贝。

  技术的发展改变了电影行业。中国导演李玉说,导演还会根据影片要求和个人兴趣用胶片拍摄,胶片电影不会那么快消亡,只是变成辅助的拍摄手段。但无论如何,辉煌再也不会回来。

  电影业的技术革命

  1891年

  爱迪生申请到电影摄像机的专利权。

  1895年

  巴黎街头的一次放映标志电影的诞生。

  1927年

  重录音技术让电影从默片时代进入到有声世界。

  1932年

  柯达公司购买专利并推出彩色胶片。

  1953年

  福克斯推出第一部宽银幕电影。

  2005年

  数字电影传输和播放标准诞生。

  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