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格力探路:主营单一产品能否实现千亿扩张战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7 01:04 来源: 中国企业报

  本报记者 许意强

  纯粹的力量

   一台台的空调,到底能让一家企业做到多大?

  格力给出的答案是:1000亿元。

  事实上,提出 “千亿目标” 的并非格力一家,长虹、TCL、志高、创维、格兰仕等一大批家电企业自去年开始纷纷提出“千亿目标”,但目前,国内家电行业销售收入已经突破1000亿元的企业中,只有海尔和美的两家。不过,与其它企业通过布局全家电产品线的千亿突围之路相比,格力的千亿计划却是靠“做大做强” 空调这唯一路径。

  对于一家还是最传统的空调制造企业来说,格力的千亿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中国作为全球空调产业强国地位的崛起,还是地方国企格力集团的发展战略需要,或是作为空调产业领导者业务发展的水到渠成?

  千亿之后还将如何前行?现有的商业模式、运营体系、管理机制能否推动格力电器成功站上千亿之巅后,谋求更大的发展壮大?

  12年创造12倍增长业绩

  翻开格力电器历年来的上市公司年报,不难发现,这是一家保持“快速稳健”的绩优股。自2001年,朱江洪正式担当格力电器董事长,并辞去总经理一职,改聘原副总经理董明珠为总经理,由此“朱董配”开创了一幕长达10年、至今仍在继续的“格力奇迹”。

  2001年,格力电器销售收入65.88 亿元,同比增长6.64%。2002年,格力电器实现销售收入70.30 亿元,比上年增长6.71%。格力还保持正常的发展速度。

  进入2003年,格力发展开始“提速”,当年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达100.42 亿元,同比增长42.86%。

  到2006年,格力销售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元,达238.03 亿元,同比增长30.32%。尽管2008年受金融危机冲击,格力销售收入仍然保持10%的稳步增长,达到422亿元。

  直到2009年,格力电器销售收入首次出现微增长,较上一年仅增长1%左右,达426亿元。这是过去10年间格力电器发展规模增长最慢的一年。2010年格力电器经过前两年的调整积累后,销售收入再度出现爆发性增长达608.07亿元,同比增长42.62%。

  虽然2011年年报尚未发布,但从格力电器官方网站上看到,其提前透露的201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835.95亿元,同比增37.48%。

  在短短10多年时间,格力电器不仅创造12倍的规模增长业绩,还从2003年开始创造连续5年高达30%以上增长。剔除全球金融危机的因素,最近五年来,格力电器在空调业整体发展趋于成熟、增长速度放缓背景下,继续保持着37%—44%左右的高速增长。

  有业内人士指出,支撑格力电器最近10年来高速发展的最大动力,正是得益于企业在空调领域的专业化运作。

  尽管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于格力电器的专业化路径有颇多质疑,但格力不为所动,一直坚守着。

  从家用空调到商用中央空调,从空调整机加工组装到涉入空调上游的压缩机、电机、模具、漆包线等关键部件,格力电器在“空调专业化制造”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宽,开始在“全系列空调产品、全空调产业链”两大纵轴上持续深入。

  在董明珠看来,“格力电器的专业化道路没有天花板”。

  有赖于“劳动力成本”优势

  拥有20多年历史的格力空调,已基本完成在中国二元化市场的立体化市场布局,正谋求从中国向全球市场的品牌化营销。在这一过程中,格力电器并没有脱离传统空调的制造销售。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格力电器在空调专业化道路上的快速前行,特别是在从“营销逞强”到“技术力量”构建过程中,也只是完成了从“低端加工组装”向“高端制造”升级。

  短短10多年间,在格力电器营业收入实现12倍增长同时,企业的员工人数也从2001年的5141人增加至2010年的62044人,同样完成12倍的增长。

  目前,在格力电器高达6万多人的员工队伍中,面向生产一线的员工数量多达54645人,占比高达88%以上。记者看到,2010年成为格力电器员工数量激增的转折年,在之前的2009年格力电器生产员工仅为18113人。不满一年时间格力电器的一线生产员工数量以300%的速度激增至54645人,同一时期的销售收入增幅仅为46.76%。

  这意味着,推高格力电器高达46%以上的速度增长背后,除了渠道创新、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有赖于突出且明显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一线生产员工在短短一年间以300%以上速度增长,并推高格力电器业绩背后,正是受益于长期以来中国家电业在“低廉劳动力成本、低价高能耗资源、政府刺激政策和人口红利”等独特优势支撑。

  特别是自2009年以来,中国政府三管齐下推动的“家电下乡”、“节能惠民”等政策以及拥有高达8亿人口农村市场每百户家庭不足10%的空调保有量等,都成为助推格力电器过去快速扩张的重要力量。

  今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疲软、国内家电刺激政策退出、家电市场整体需求萎缩,推高企业的低廉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明显。同时,空调节能化挑战任务更加艰苦: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空调节能水平提升,空调发展所依靠的铜、钢铁、塑料等均属于“高能耗不可再生资源”。

  在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公司市场研究总监彭煜看来,“从我国家电业长期发展来看,铜、钢铁等均属于不再可生资源,原材料成本走高是必然趋势。”与此同时,我国一二级城市市场的空调开始饱和,三四级市场引发中外空调企业的集体抢夺。过去20年以来推动整个中国家电业在全球以“贴牌加工”优势确立的劳动力成本也不再明显。

  围绕制造业的千亿扩张,对于格力电器来说,以前的“市场要素、政策要素和成本要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褪色。正如一位空调经销商所说,“我们丝毫不怀疑今年格力电器能突破一千亿元,但千亿之后的格力还将如何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看不清楚。”面临管理层更替考验

  从2001年开始的格力电器决策管理层“朱董配”已经成为格力电器的代名词和精神领袖,直接推动并造就“格力奇迹”。

  作为董事长的朱江洪已经66岁,除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外还任格力集团董事长,作为总裁的董明珠也已57岁,三位副总裁黄辉、庄培、望靖东的年龄也分别有48岁、47岁、41岁。格力电器已经开始有意识构建第二管理梯队。

  作为一家国有控股企业,根据《珠海市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实行任期制的对象为正副董事长、董事、正副总经理,每届任期至本届董事会任期届满,其中董事长、总经理连续任期原则上不能超过三届。

  格力电器本届董事会成员任职日期将于2012年5月到期,这意味着成功推动企业站上千亿规模将成为本届董事会部分核心成员的“谢幕之作”。

  目前,格力电器三位副总裁中,黄辉从质量控制部门开始升到当前主管格力电器技术研发;庄培则从生产部门起步,当前主管格力电器生产;最年轻、发展速度最快的望靖东,自2002年进入格力电器以来,从公司财务部部长、采购部部长、审计部部长、总裁助理、董事会秘书一路上扬。

  作为总裁的董明珠,从业务员起步后至今仍牢牢把握着格力电器的营销业务和整体走势。近年来,董明珠丝毫不避讳关于“接班人”话题。但对于一家国有控股企业来说,谁能接替“朱江洪、董明珠”,继续延续格力电器的“奇迹”,这不仅仅是人事变动,更是对格力未来的考验。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