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不适度温和的CPI起码还将疯跑五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7 09:51 来源: 中国经营网

  温和不温和却绝不是由发改委和数据本身说了算,“温和”这一带有主观色彩的词还是应该交由群众来评估。

  在物价又一次露出峥嵘的上涨势头之时,在全国群众骂娘声不断的情况下,发改委副主任彭森同志适时的在政府网站上刊出一文《适度温和物价上涨难以避免》,算是分别从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推进价格改革与稳定价格水平的关系四个方面表达了发改委对于物价上涨的哲学观点和官方立场。

  文章洋洋洒洒几千字,言之恳切,逻辑缜密,笔者大致提炼了一下: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经济高增长带来物价高上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指出政府管理和涨价没关系,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指出要维护生产者的利益就得涨价,推进价格改革与稳定价格水平的关系指出未来的价格改革也将会导致价格上涨。总之就是在论证其标题观点:适度温和物价上涨难以避免。

  对此,笔者倒是很认同其后半句“难以避免”。笔者认为,当前中国的物价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互相促涨的时期。这就好比房子租金涨了,卖馒头的就不得不涨价以维持房租,卖衣服的就不得不涨价以维持吃饭,房东又不得不涨价以维持穿衣服。

  本来,在理想的市场状态下,复杂的关系可以极大的抵消掉这种互相促涨的效应,即便是有一方微涨,也可以基本被市场整体忽略和吸收掉。但是,由于近年来某些巨头动不动就大涨10%甚至更高,这种平衡被打破了。目前中国的物价不仅是“你方涨罢我登场”,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损失,各企业已经开始有了带头涨价和提前涨价的觉悟,甚至油价上调的日子还没到,有些企业就涨了。这无疑是很伤价格环境的。

  其次,导致此轮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将长期存在。我们看到,虽然房价被从数据层面上暂时抑制住了,但房屋租赁价格却持续走高。全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粮食价格不断推高。各地政府同时不断在召开电、水的涨价听证会,并酝酿将其彻底推向市场化。而这些因素在未来五年到十年的时间里仍将存在。

  另外,尽管发改委认为“物价上涨不等同于通胀”,但笔者还真不明白全领域物价的上涨与通胀究竟有什么区别。不过我们也确实可以反过来说,再加上考虑到通胀的作用,此轮物价上涨也仍将持续较长时间,原因有三:其一,诚如各路经济学家所分析的,我们的M2值确实过高,地方政府的巨额债券与08年后大量发行的货币共同为此轮通胀奠定了基础。其二,近几年银行为了利益大量发行的信用卡,以及网络购物的迅速兴起,带来了巨大的难以预估的信用货币,客观上增加了可供使用的货币总量,直接作用于通胀。其三,由于石油等原材料价格的不确定性,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不会在短期内降低。

  温和不温和却绝不是由发改委和数据本身说了算,“温和”这一带有主观色彩的词还是应该交由群众来评估。

  但是,在我们认同“难以避免”的同时,笔者却并不同意其“适度温和”的定语。彭森同志在物价上涨前加了一个“温和”还不算,又加上了一个“适度”,大有掩耳盗铃和肯定之肯定的意味。如果物价上涨真的如此温和,那么想必发改委的压力也不会这么大,更不会频繁约谈各企业,群众也不会骂娘了,彭森同志更不会发此文章了。所以正是由于物价上涨的幅度已经远远超过了群众的可接受范围,其也才会成为当前经济的主要问题,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因此笔者认为发改委当前的主要任务不是努力撇清与物价上涨责任之间的关系,而是要在这并不“适度温和的CPI”起码还将疯跑五年的预期下努力控制其脱缰。这其中一方面是要拿大型国企开刀,难以避免的高CPI与某些企业的高利润本身就是矛盾的事,这说明我们这高CPI在“难以避免”的背后还是有一定削减程度的。另一方面是努力保障群众利益,企业可以涨价以保护自己的利益,但群众是没有这个能力的。所以对于基本生活消费品的价格,政府理应增强干预,从源头上扩大生产,在中间环节上畅通物流,在消费上减免税收,并严肃打击囤积居奇等投机行为。

  说到底,物价上涨难以避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其适度与否,温和不温和却绝不是由发改委和数据本身说了算,“温和”这一带有主观色彩的词还是应该交由群众来评估。所以在“难以避免”之后,我们更希望看到的不是发改委自说自话,而是在不温和的数据之下,努力工作让群众对生活感到温和,让群众对政府工作感到温和,也对中国未来的经济感到温和。

  王亚煌 中国经营网专栏作者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