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晚了14年 德州何以后来居上?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7 10:1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从全国范围来看,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发区的发展模式已然趋于成熟,而彼时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才刚刚启动。从这个时间点算起,德州比发达地区晚了14年之久,错过了发达地区规模扩张和产业集聚的黄金时段。而今,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后来居上,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山东省第10家“国字号”开发区。德州何以后来居上?

  记者认为,这首先得益于他们善于化劣势为优势。

  欠发达地区普遍面临着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的两难选择,如果沿用传统的发展方式,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将会越来越多,路子也只能越走越窄。而低碳经济强调的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双赢,它不仅能够有效避免传统经济过分追求量的增长所带来的环境破坏,而且能够为今后经济质的全面提升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地处鲁西北、经济欠发达,不沿海、不临边;地下少资源,地上无矿山,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谋求跨越发展几无优势可言。但经过审慎分析,他们挖掘出自己具备三项后发优势:一是对规律性看得更清,二是有成功经验可借鉴,三是能够进行顶层设计,高效用好宝贵的资源、空间。为此,他们扬长避短,集中突破,向产业链高端进军,向高附加值环节进军,着力培育拥有核心竞争力、拥有行业话语权的特色产业集群,抢抓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在产业结构上瞄准了交通装备、新能源、生物技术、新材料、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以此为特色招大引强、吸引优质要素,逐渐形成自己的区域核心竞争力。

  其次,得益于他们善抓机遇,善于放大机遇。

  用德州市委常委、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军的话来说,“机遇像一条鱼,无法预测其大小。有些人只知道垂涎大鱼,却不知道扩充自己的锅。当有一天真正遇上了一条大鱼,锅却装不下,就只能望鱼兴叹了。”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人。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决策者在实践中悟出了一个道理:在寻找机遇中谋取攻坚之策,创新、务实,实现跨越发展。

  一条联接中国两大中心城市、最活跃经济圈的京沪高铁,给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带来了区位交通优势和难得的发展机遇,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将沿着京沪高铁源源输入。他们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强力打造高铁新区,以此作为集聚现代产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这里,他们确定主攻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交通装备制造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向产业链的高端进发。高铁新区建设,又牵动着开发区近11平方公里经济带的隆起。一个集产业园区、金融商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面积达56平方公里的高铁新区正蓄势待起。

  德州后来居上的第三个原因,用杨军的话就是:“只为发展想办法,不为落后找理由”。换句老话是天道酬勤。(王金虎 )

  (责任编辑:李志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