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毒胶囊"充斥药品市场引众怒 网友:无良企业没人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7 10:4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毒胶囊

  4月16日,涉嫌使用工业明胶制作空心胶囊的卓康胶囊有限公司已被查封。据浙江省新昌县委宣传部对外发布新闻,截至15日18时,新昌县已紧急查封媒体曝光涉嫌使用工业明胶制作空心胶囊的相关问题企业,公安机关已对4名企业负责人实行控制。据新昌县委宣传部称,15日中午,浙江省新昌县药监部门查封了涉及的问题企业,公安机关控制了相关企业负责人,并立案调查处理。目前有关方面正对查封企业的相关原料、产品进行抽样送检。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17日讯(记者 周亮亮)日前,媒体曝光了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进行脱色漂白和清洗,随后熬制熬成工业明胶,卖给浙江新昌县药用胶囊生产企业,最终流向药品企业,进入消费者腹中的新闻;报道一经曝光,立即引得民众热议。中国经济网记者通过各社交平台了解到,民众对于黑心企业不顾群众生命安危感到痛心,并对无良企业予以严厉声讨。【本网调查:您对用皮革废料制造药用胶囊怎么看?

  网友“--黄建”直斥:“生产药品的企业,自己本身还做出这样缺德的事!简直就是没有人性。”

  网友“刚刚地苞米控”认为:“毫无疑问,假冒伪劣害人不浅,生产带毒食品药品更是天理难容!作恶的固然可恨,但最该反思的是整个社会,以及我们每一个人,为什么在当今环境下,多数企业得不到合法合理的利润空间,创新得不到有效保护?不造假,不偷税,企业就无法生存,居然成为常态!问题不从根源上解决,奶粉胶囊干净了,别的呢?”

  网友“灵峰梅乞儿”分析:“地方政府部分主管机关、地方行业协会对毒胶囊的长期存在心知肚明,但是他们一直以来没有采取措施。你说为什么?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在GDP考核体系中如果他们自己查处厂家会影响到政绩。对于行业协会来说,有企业才有他们的生存空间。表面来看他们是爱企业,现在来看,是害了企业。”

  网友“宁馨316”愤怒滴表示:“触目惊心,枪毙100次都不过分!!!”

  网友“素素健康”坦陈:“如果这种危害人民健康的不法商家,抓一个杀一个,看还有敢挣这黑心钱不?”

  中国经济网记者点评:

  

  

毒胶囊

  4月16日,涉嫌使用工业明胶制作空心胶囊的卓康胶囊有限公司内部,化验室门口贴有新昌县公安局的封条。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是药三分毒”公众本已知晓,但是在这“三分”之外,无良的商人再给您添加几分毒,您又知道多少呢?

  铬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容易进入人体细胞,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造成损伤,在人体内蓄积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2010版《中国药典》明确规定,药用胶囊以及使用的明胶原料,重金属铬的含量均不得超过2mg/kg。然而,黑心商家,不顾群众死活,大肆制售超标的“毒胶囊”,不可谓其内心更加地“狠毒”。

  药品本身是用来缓解病痛的,然而,大量的有毒胶囊并未使患者“药到病除”,反而再添“新伤”。

  企业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他们铤而走险生产和加工毒胶囊诚然罪不可赦,但其生产加工过程没有监管部门的介入,即便是在药品上市的过程中也没用监管部门的干预,如此监管“形同虚设”,又怎能不令黑心企业有恃无恐?“制毒售毒”是严重的犯罪行为,但纵容这种行为,甚至在危及全国人民健康安全时,监管部门仍然坐以待毙,恐将会令更多的无良商家步其后尘。

  “毒胶囊”的出现,不得不让人们反思,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健康知情权”?

  更多内容请点击:中经论坛 网友热议栏目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