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方式需要文化先导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7 20:31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作者: ■本报记者李仁平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其说是一种经济层面的追求,不如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文化层面的追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李义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眼下的中国,应当特别重视经济与文化的耦合与发展”。
他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市场经济的文化特征或精神取向等软件,与市场经济的硬件,如独立的真正约束硬化的市场主体,被严格规范的政府职能,以法律条文出现的游戏规则,构成了浑然一体、水乳交融的宏大的制度安排,这样的市场经济体制才是高效的。
“假如只有市场经济的硬件,没有与之相适应的软件,这样的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先天不足,就会极大地增加交易费用。”转方式更是文化的追求
“说到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路径的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不是简单地上几个项目的问题,而是要把创新作为原动力、作为一种常态;着力于启动内需,特别是消费性需求;着力于提升产业链,着力于经济发展的内生力量而不是政策刺激;合理界定政府发挥作用的范围,让企业家充分发挥创新和提升产业链的激情。所有这些不啻是一种价值取向和文化层面的转换和提升。”李义平说,历史和理论的分析都一再证明,一种文化,一种价值取向往往对应着一种经济体制,对应着一种发展方式。
李义平表示,在一定意义上一种文化也对应着一种产业。“甚至可以说一种文化出一种人,我国的大企业家不管是历史上还是现在,都出现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因为文化是一种传统,是一种氛围,也是一种耳濡目染,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有经商的传统和氛围。”他说。
文化是丰厚的社会资本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会有着不同的工作态度、生活态度。文化也包括举止言谈,例如如何吃饭,如何坐公共汽车,如何待人接物等。文化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是下意识的,是从来不需要记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是近乎于条件反射的。”谈到文化对经济的辐射力,李义平如是说。
李义平说,他非常赞成“文化是社会资本”的说法。例如弗兰西斯·福山的论断:“一个社会能够开创什么样的工商经济,和他们的社会资本息息相关,假如同一企业里的员工都因为遵循共通的伦理规范,而对彼此发展出高度的信任,那么,企业在社会中经营的成本就比较低廉,这类社会比较能够井然有序地创新开发,因为高度信任感容许多样化的社会关系产生”。
李义平说,社会资本可以降低交易费用,激励创新和进取。市场经济国家通常拥有较为丰厚的社会资本。这是软实力之所在。
市场经济需要特有的文化
“市场经济体制不是纯粹的‘经济体制’,而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中包括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一旦当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我们同样需要市场经济的文化,而对于传统文化中与市场经济诸多的不协调方面,必须进行改造。”
李义平认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首先包括正确对待财富,在对社会贡献大的前提下成为富人是一个人的社会责任。他说,社会价值评价和诱导信号对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浓郁的商业氛围和企业家精神,也是市场经济必要的文化。“深藏在民间的创业、经营精神和经营才能,是一种强烈的致富冲动,这就是浓郁的商业氛围。有了这样的商业氛围,老百姓会千方百计地自己走上富裕之路。”
另外,市场经济的文化还应该包括自由选择、公平竞争、包容失败。“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魅力的真谛。这里的公平特别指给予当事人的自由选择,是一视同仁的进入。进入者有资格,也乐意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没有自由地进入,例如一些行业国有企业凭借行政力量的垄断,排斥民间资本的进入,就无公平和效率可言。如果政府试图保护一些人、一些企业免受经济上的失败,那就会使享有被保障特权的人的安全与不享受这种特权的人的不公平的鸿沟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