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国“国企”老总的薪酬难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19 00:59 来源: 经济参考报

  

  美国国有企业凤毛麟角,老总当得也窝囊委屈,有时薪水还得不到保障。譬如,按照美国政府 最 新 规 定 ,美 国 两 大“ 国企”———房利美和房地美首席执行官(C E O )今年的薪水将比2008年削减75%,新聘的CEO年薪将只有50万美元。同样执掌金融巨擘,与动辄百万乃至千万美元的华尔街大佬薪酬相比,“两房”老总欲哭无泪了。

  但“两房”的资产规模和影响力,可不是一般华尔街企业能比。作为美国房贷市场的霸主,“两房”一直在美国金融市场呼风唤雨。中国以前购买数千亿美元的美国机构债券,主要就是“两房”债券。但这两家企业一直是美国政府的老大难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为避免这两大巨无霸垮台,华盛顿不得不出手将其国有化。

  但即便如此,“两房”还时不时给奥巴马政府制造些麻烦。最大的麻烦,即所谓“金色降落伞”问题“金色降落伞”是美国人比较形象的说法,意指许多企业在危机中难以为继,最终不得不仰仗政府救助;但企业高管却依然逍遥自在,在赚得盆满钵满后搭“降落伞”轻松离开。

  以“两房”为例,为填补企业的巨额亏空,美国纳税人已累计贴补了1500多亿美元,但国企高管却依然收入颇丰。“两房”的12名高管在2009年和2010年的工资与奖金总额达到了3500多万美元。其中,房利美首席C E O迈克·威廉姆斯独得930万美元,房地美C E O查尔斯·霍尔德曼独得780万美元。这种薪酬且有水涨船高之势,2011年威廉姆斯年薪达到了530万美元;霍尔德曼稍为逊色,但也维持在380万美元的高位。

  这种极端不合理状况,难免让美国纳税人“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别忘了,你们这些高管拿的高薪,其实就是纳税人的钱。

  在美国,纳税人很愤怒,作为代表的议员就要发飙了。不少议员就表示,既然“两房”是国企,那老总就应该参照国家公务员的薪酬待遇。

  公务员薪酬属于美国中等甚至偏下的水平,与华尔街大佬不在一个档次。以美国最高公务员———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为例,其年薪也不过40万美元;而“两房”主管机构———联邦住房金融署代理主任爱德华·德马科的年薪,更只有24万美元。

  虽然自己薪水不及旗下老总的九牛一毛,德马科还不得不苦口婆心规劝议员“两房”高薪大幅削不得。道理很简单,一将难求,给国企老总高薪,颇类似于“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苦肉计。如果真将“两房”高管当公务员对待,一样薪酬,一样待遇,用德马科的话说,结果必然是“两大公司管理团队集体离职……而我们需要这些专门技能的高管来完成公司业务”。

  于是这就产生了矛盾:一方面是纳税人的朴素情感,我们大家还在受苦,国企老总凭什么将纳税人的大笔钱纳入自己腰包;另一方面则是非常现实的市场行情,如果薪酬低了,人才笼络不住,国企不仅不可能赚钱,还可能赔更多钱。这种国企老总薪酬难题,其实很多国家都碰到,只不过受“两房”之苦的美国人更加敏感、更加愤怒而以。

  于是,两相权衡之下,德马科只能采取骑墙政策:考虑到民怨沸腾“两房”高管薪酬肯定要降;但考虑到可持续经营,也不能真将企业老总当公务员使唤,给他们一点甜头和盼头也是必须的。新的薪酬方案执行后“两房”高管薪酬比花旗、摩根大通和富国银行等金融私企高管薪酬平均值低了约一半,但仍比总统奥巴马要高了不少。

  这样“和谐”了一下,国会议员虽仍有抱怨,但基本满意。巴克斯就说,虽然他仍期望将这些高管纳入公务员工资体系,但新方案好歹是“朝正确方向迈出了一步”。但对德马科来说,新的棘手问题又来了,这么低的薪资,能吸引到真正的人才吗?毕竟,不能指望华尔街精英都是活雷锋,而正是在薪资等一系列问题上闹得很不愉快,威廉姆斯和霍尔德曼都已表明离职意向,德马科正忙着找他们的接替人选。(刘洪)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