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出绿色新天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0 05:46 来源: 经济日报![MSN财经](http://stimgcn1.s-msn.com/portal/health/content_v2/buffer.jpg)
站在条子泥围堤上放眼望去,广袤壮阔的滩涂景象令人振奋——
向西,转动的风车叶片与幽蓝的光伏矩阵,勾勒出一幅动静相宜、风光互补的现代工业素描;
向东,一望无际的茫茫滩涂延绵向海,演绎着海天相连、沧海桑田的变迁……这就是江苏省东台市滩涂围垦区域的壮观景象。
4个月前,这个被誉为“江苏第一围”的条子泥匡围一期工程正式启动,由此拉开了江苏沿海围垦开发百万亩滩涂的大幕。据悉,这是迄今为止国家海洋局批准的全国一次性用海面积最大的匡围项目。
“这是江苏沿海开发的一件大事,对于充分发挥江苏沿海滩涂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加快推进江苏百万亩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建设,早日建成国家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开发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江苏省沿海地区发展办公室主任梁学忠说。
向科学围垦要空间
在江苏沿海发展的版图上,延绵不断的海岸线和广袤的滩涂湿地引人关注。
大自然赋予了江苏沿海丰富的滩涂资源,滩涂总面积1031万亩,占全国1/4以上,且每年还以3万亩至5万亩的速度淤涨。而当地独特的区位、资源、气候优势,也为江苏滩涂开发创造了良好条件。
“事实上,滩涂围垦自古有之。正是有了当年范仲淹修筑的范公堤,才有了我们脚下的城市乡村。”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江苏沿海开发研究院院长成长春告诉记者。
“尽管江苏沿海滩涂资源丰富,但绝不能无序开发。”江苏省沿海办规划处处长王荣飞介绍说,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必须按照“先规划后围垦、先定位后建设、先试点后推广”的要求,坚持“四不”原则,即不破坏生态环境、不改变辐射沙洲总体动力格局、不影响港口岸线与深水航道、不妨碍入海河口泄洪排涝能力。
“在此前提下,还需要依法、科学地确定围垦区块、围垦时序和实施方案,合理确定好围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方向。”王荣飞强调说。
目前,除条子泥40万亩滩涂匡围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外,8个省级以上滩涂围垦开发综合试验区正陆续启动,21个具体围垦区块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中。按照国家规划,到2020年,江苏沿海地区将完成围填海域滩涂270万亩的目标任务。
“高效集约开发利用沿海滩涂,形成大规模的土地后备资源,既是国家《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拓展江苏发展新空间的重要举措。”梁学忠说。
滩涂地上“长”出新产业
“这种蔬菜叫海芦笋,不光能种在盐碱地里,还可以用海水直接浇灌,凉拌、清炒味道都不错!”在大丰盐土大地现代农业科技园,值班经理热情地招呼着记者一定要尝尝。
就在几年前,当地农民对滩涂地上长蔬菜还是半信半疑,而现在,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已成为种植海水蔬菜的行家里手。东台市委宣传部部长李志军告诉记者,国家盐生植物科研育种创新基地就建在当地,发展盐土农业大伙儿信心十足。
“盐土农业产业体系庞大,不仅包括种植业,还包括海上畜牧、耐盐林业及生态工程等,每一块都是巨大的市场。”梁学忠说,随着江苏沿海开发的推进,盐土农业正面临着跨越式发展的大好机遇。
不仅是盐土农业,借助港口群的崛起,滩涂腹地迅速托起临港产业,一系列大体量、大吞吐、大收益产业群聚集江苏沿海岸线。全国最大的炼化基地——中石化连云港32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签约,中电投、中粮等央企纷纷进驻,赣榆新海石化、大丰博汇造纸、如东LNG等临港产业大项目发展迅猛。
良好的滩涂资源,还使江苏沿海理所当然地成为新能源产业的承载地。从新型叶片制造到自主知识产权主机研发,从高转换率电池生产到大规模并网应用,一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完整的风能、太阳能产业链条已清晰可见,广袤的滩涂正成为江苏沿海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平台。
壮阔的滩涂风貌、原生态的湿地美景,也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好去处。在盐城境内,两个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更是大名鼎鼎——到射阳看丹顶鹤,到大丰看麋鹿,已成为长三角旅游的知名品牌。
引领沿海发展走向绿色
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江苏沿海发展的一大优势,但如何高效开发、集约利用继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沿海开发不可回避的重要命题。
“在滩涂围垦开发中,我们严格执行国家6∶2∶2的用地比例要求,确保新增土地的60%用于农业、20%用于生态、20%用于建设,并将这三类空间比例落实到每一块围区中。”王荣飞说。
为把对沿海生态的影响降至最小,连云港调整了该市的生产力布局,在徐圩新区的盐田滩涂规划建设一个新的临港新城,在那里,钢铁、石化园区企业之间资源、能源全部闭合循环,工业生产将实现零排放。
在南通,为把“生态优先”融入到沿海开发,该市率先建立海洋生态环境预警机制、入海排污在线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创立了江苏首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蛎蚜山牡蛎礁海洋特别保护区。
“决不把降低环保门槛作为沿海招商的优惠条件,决不在接受产业转移中接受污染转移,决不让沿海经济区成为新的污染源,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沿海的一时发展。”采访中,盐城市委书记赵鹏的“四个决不”令人印象深刻,这既是沿海三市对生态破坏的宣战,更是对绿色前行、科学发展的宣言。
“绿色生态环境是沿海地区的生命线,也是沿海开发的高压线。江苏沿海开发在走向海洋的过程不断深化对海洋的认识,这将带来江苏发展战略上的一次深刻跨越。”成长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