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提前退休潮来临 事业单位改革分类难题未解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1 08:33 来源: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4月16日,新华社受权公布了《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全文,这一关系3000多万“事业人”命运的宏观部署再度引发外界关注。

   “这是我国第一个统领事业单位改革进程的宏观部署,此次全文的公布再次强调了这个工作的重要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一官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这个指导意见实际上已经实施了一年多,但突破并不大,此时全文公布主要基于两点:首先,事业单位改革已经推行了多年,需要有个明确的宏观部署类文件出来指引,进一步督促和推进这项工作的进程;其次,从今年两会上可以看出,中央愈发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很多改革都是基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基础之上,因此,该改革无论推进得快还是慢,都必须有所体现。

   “大家都知道事业单位改革需要先分类,但具体怎么划分一直是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有些单位已经完成了划分的工作,不过这部分大都是公益属性比较强、争议性相对较小的事业单位。据本报记者了解,苏海南就职的研究所就已划分完毕,明确归为公益一类。

   但一直以来争议较大的事业单位下属企业和机构的分类难题随之浮出水面。

  公益类事业单位先行

   进展缓慢的全国事业单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在今年或将有所突破。

   众所周知,归为公益类的事业单位可以继续享有财政拨款的特权,员工可以延续“事业人”的待遇,因此,改革中的事业单位都希望自己向公益那边靠拢,尤其是那些身兼行政、公益和经营等多重属性的事业单位,由于定位尚不明确,更是希望自己可以获得“公益”的分量大一些。

   “国家推进改革大都是先易后难。纯公益类的事业单位很好划分,但那种具有双重甚至多重属性的事业单位的划分一直是个难点。”人保部上述官员告诉记者,有些事业单位说是公司不是公司,说是事业单位又不干事业单位的事,比如一些协会、联合会等机构。还有一些仗着行政职能进市场赚钱的事业单位,比如考试中心,这类机构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往往利用特权坐地收钱,开办各种培训或者补习班。

   既想稳坐事业单位的铁交椅,又想在市场上赚更多的钱,多重属性事业单位的划分势在必行。

   记者从上述官员处获悉,各级事业单位需先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认定自己应该所属的类别,然后将财务报表、人员情况和认定理由等资料逐级向上提交材料,相关部门再根据这些材料和单位本身的职能和具体实际工作进行划分。就目前而言,部分公益类事业单位已划分完毕,但还有很多事业单位正处于逐级递交材料的阶段。

  下属企业、机构如何划分

   事业单位类别的划分固然是个难点,但事业单位下属企业和机构如何划分,同样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苏海南表示,事业单位及其下属机构的划分是各走各的,分别进行认定。但有一种情况,如果事业单位被定为公益一类,那么事业单位自身和下属企业今后都不能再搞经营类活动。

   其实,划为企业也好,归为公益也罢,无外乎是利益的划分。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涉及利益待遇调整和转轨费用问题,分到哪一类,直接关系到该单位能否获得或能获得多少财政拨款的问题,分类也就是分钱。

   “此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对下属机构的确会有一些影响。”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一研究员告诉记者,为了多些“公益”的成分,事业单位甚至会“关停并转”一些下属的机构,这对事业单位瘦身有很大的好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对相应的人员也会产生影响。

   记者浏览了《指导意见》的全文,并未找到针对事业单位下属机构如何划分的说明,苏海南告诉记者,这部分事业单位的划分,暂时没有具体的对外文字说明和细则。

   人保部上述官员告诉记者,此次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推进有可能会引起提前退休潮,内退的现象也会有所增加。同时,迟迟尚未推出的《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也会随之应运而生,“分类改革是‘革’人,而绩效工资是‘革’岗位,两者是相辅相成的配套政策。”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