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美国难在意识形态上改变中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3 14:2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阿联酋《国民报》4月20日文章,原题: 美中争夺太平洋主导权如今,中国不再以全球革命运动领袖自居,但认为自己置身于一场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在北京看来,美国是准帝国主义,不将本国方式强加给全世界就不会罢休。本世纪以来,中美竞争显著加剧,如今两国都视对方为自身安全的严重挑战。
美国的对华战略中有制衡部分,与此同时,借助接触手段,志在“驯服”北京。美国决策者希望贸易和对话将最终推动改变中国。北京的对美基本政策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初,总的来说是寻求避免与美国或亚洲其他大国冲突。北京耐心而谨慎,但并不被动。相反,他们想方设法逐步推进、扩大和加强本国影响力,同时不动声色地削弱美国地位。
显然,美国没能转变中国,至少目前没有。中国社会经历巨大变化,国内秩序经受种种挑战,但中共仍牢牢掌控国家。相比之下,过去20年来,北京非常成功地影响了美国的(对华)认知和政策。这部分归因于中国与美国商界、学界和政府中有影响力人物发展关系。
在全球舞台上,美国能在多大程度上“驯服”中国?这是个大问题。
过去20年里,北京加入或签署了各种国际机构或条约,但并无迹象显示这个过程给中国与世界交往的方式带来根本转变。中国并未只满足于成为由美国创建的国际体系中一员的现状,相反,它似乎拒绝承认许多机制的合法性和永久性。北京早就表示,美国在亚洲的盟友关系是过时的“冷战思维”产物。
观察家常称赞中国外交出色,说北京在亚洲成功施展“魅力攻势”赢取人心。奥巴马政府上任之初,也希望提升和扩大对华接触,淡化了对华战略中的制衡部分,放弃“围堵”一词,转而谈论“互信”。但近3年来,北京许多做法令邻国害怕,迫使他们投入美国怀抱。华盛顿很快做出反应,开始突出对华战略中的制衡部分。
有人说,华盛顿的强硬立场将促使北京改变好战态度。但实际情况可能是,近来中国对外行为的变化反映了该国内部更深层的长久转变。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已进入相对衰落的时期,这令中国的崛起比许多人预料得更快。当前竞争更加激烈,加上民族主义上升,没人希望被人指责“软弱”,因而最保险的做法是对外部的敌人(无论虚实)采取强硬立场。若是这样,美国的战略可能使当前中美竞争的激烈程度上升到全新水平。过去几年的外交动作、军力展示和跨太平洋紧张的升级,或许只是未来两国关系的前奏而已。(作者阿伦·弗里德伯格,乔恒译)
(责任编辑:刘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