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专家称钓鱼岛被日“变相国有化” 中方应交涉到位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3 18:2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16日,在美国访问的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演讲时抛出“炸弹”,声称:东京都政府已同钓鱼岛(日称尖阁列岛)所谓“岛主”达成基本协议,将在年内购买钓鱼岛。此言一出,震惊中日。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连续两日回应,强调日方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采取任何单方面举措,都是非法和无效的,都不能改变这些岛屿属于中国的事实。日方一些政客不负责任的言行不仅侵犯中方主权,也损害中日关系大局。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虽然没有提及日本政府将会考虑购买钓鱼岛的问题,但是日本共同社的报道指出,野田是暗示将钓鱼岛国有化是选项之一。日本内阁官方长官藤村修则明确表示,如果真的需要购买的话,政府也会考虑。

  中方多次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日学者也曾撰文指出,史料显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最先发现、命名、利用、拥有并列入海上防区的,早在明朝初期就已明确为中国领土。

  历史已明确地向世人揭示了关于钓鱼岛主权的真相,然而为何日本方面要以牺牲中日关系大局为代价,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扯皮、胡搅蛮缠?石原慎太郎抛出“钓鱼岛国有化”一说后,世人再次如坠雾里,钓鱼岛问题为何不断被日本搅和得“剪不断、理还乱”?

  症结一:“所有权”归私人,为日本政府收购提供法理上的便利

  1895年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后,通过强迫清朝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攫取了台湾及附属各岛屿(其中包括钓鱼台列岛),并划归冲绳县管辖。

  据日本新闻网报道,此后不久,日本福冈县八女市出身的实业家古贺辰四郎就从日本政府手中获得钓鱼台列岛30年的租期。1932年,其子古贺善次用1万5000日元(现约2500万日元)从政府手中购入除赤尾屿(日称大正岛)之外的各岛屿。1970年后,古贺家把钓鱼台列岛的所有权,以4600万日元的价格转让给家住琦玉县的好友。2011年,新“岛主”声称,已经有外国人开价315亿日元购买钓鱼台列岛。

  “日本是实行土地私有”,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青年学者唐奇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日本有买卖无人岛的传统,在处理琉球群岛附近的周边离岛问题上,可谓深谋远虑。所谓个人收购,有可能是个人行为,也有可能是日本政府有意为之。“先通过个人收购成为私有财产,之后政府再进行‘国有化’,使离岛在法理上变成日本领土。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也可能采取类似办法。”

  在石原慎太郎作出“购买钓鱼岛”的讲话后,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就表示,作为政府,一直与钓鱼岛的土地所有者保持着密切联系。内阁官房长官藤村修更是声称,如果有必要的话,政府也会考虑购买钓鱼岛的土地,将其“国有化”。

  症结二:日本政府享“行政管辖权”,实际控制钓鱼岛

  二战后期,包括《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在内的各种国际文件均明确指出,台湾及其周围岛屿归中国所有。但是其中,日本政府却将附属于台湾的钓鱼岛等岛屿以归冲绳县管辖为借口由美军占领,并私自交给了美国托管。由于琉球群岛(冲绳)被美国托管,因此钓鱼岛也成了美军“靶场”。

  1971年6月17日,日美两国在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私相授受,美国把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行政管辖权划归冲绳县。“但是美国的立场是,有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将来由有关各方和平协商解决,没有说明钓鱼岛的主权是日本的,直到现在美国也没有讲这个话。”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美国擅自非法将钓鱼岛的管辖权划归日本后,钓鱼岛成为中日两国间的领土争端问题。”刘江永指出,中国政府反对美国的无理做法。中国外交部就曾于1971年12月30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日两国政府公然把我钓鱼诸岛划入“归还领域”,严正指出“这是对中国领土主权明目张胆的侵犯。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容忍。”

  中国外交史料证明,1979年6月,中方通过外交渠道正式向日方提出共同开发钓鱼岛附近资源的设想,首次公开表明了中方愿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模式解决同周边邻国间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的立场。

  而长期以来,日方坚持认为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并无争议,而既然”不存在领土问题”,就没有理由同意共同开发。

  “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谈判,1978年中日缔结友好和平条约,都遇到如何解决钓鱼岛争端的问题。当时两国领导人采取明智做法,从中日友好的大局出发,同意将钓鱼台列岛归属问题暂时搁置,留待以后条件成熟时解决。两国关系在这样的政治大背景下,没有受到钓鱼岛问题的干扰,取得长足的进展和全面的发展。”

  (责任编辑:林秀敏)

  

  然而日本从美国手里接过所谓“管辖权”后,不断采取措施,企图实际有效控制钓鱼岛。到目前为止,钓鱼岛上也无人居住。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日本右翼团体不断登岛,建立所谓标志,包括修建并加固灯塔,树立绘有“太阳旗”和纪念死者字样的木碑,还擅自将岛上原有的标明这些岛屿属于中国的标记毁掉。

  日本海上保安厅也不断在钓鱼岛海域增强巡视力量,提高装备水平,并为右翼人士登岛提供便利。从1997年,时任国会议员的西村真悟携带日本国旗登上钓鱼岛侵犯我主权后,钓鱼岛就成为日本政客展示对外强硬的“秀场”。

  症结三:日本政府采取“租赁”形式,将钓鱼岛“变相国有化”

  2001年小泉纯一郎内阁上台后,决定从2002年起,由政府从个人手中租借除赤尾屿(日称大正岛,属“国有土地”)以外的其他岛屿,实行政府管理,每年租费2450万日元(约320万元人民币)。其中黄尾屿(日称久场岛)还借给驻日美军使用。

  “政府每年投资,对所谓属私人所有的钓鱼岛进行租赁,这实际上就是‘变相国有化’。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步步为营、小步快跑,所以‘国有化’根本不是一个现在才出现的问题,而在小泉内阁时期就已经开了先河,”刘江永指出,当时中国政府曾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而日方闪烁其词,声称租赁钓鱼岛并不是要制造矛盾,而是为了防止右翼登岛。当时日本政府也确实规定任何日本人不得擅自登上钓鱼岛。

  “日方的这个动作是‘一个铜板的两面’。一方面,向中国示好,防止两国关系因右翼不断登岛而严重恶化;另一方面,政府出租金却是将钓鱼岛‘变相国有化’。”刘江永再次强调。

  “但是现在问题是,日本的‘内部规定’实质上在不断被打破。”刘江永说,由于日本政局的变动,政府职能部门的高官经常变动,在具体掌控上,有的时候比较严格,不允许日本任何人擅自登岛;有的时候换人了,他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2002年以后,就曾多次发生过右翼议员登岛事件。

  “现在的情况是,日本前内阁把事情做完,然后虚晃一枪,用障眼法,等下届内阁换人,再逐步突破之前的规定,使中方对日本作为国家意志的诚信产生怀疑,制造中日间的互不信任。”

  刘江永说,在中方派出渔政船、海监船加强对钓鱼岛的有效管理后,日方不但没有和中方进行外交谈判或交涉的诚意,反而在2010年末出台新的防卫计划大纲。把钓鱼岛在内的所谓日本西南诸岛作为重点防卫对象,加强军事部署,加强和美国的战略联防,这就使钓鱼岛领土争议问题在战后第一次和日本的军事战略,以及日美同盟挂钩,使得问题进一步向危险方向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石原慎太郎跳出来要“购买钓鱼岛”,包括石原在内的右翼,将来要打破日本政府“日本人不得擅自登岛”的规定,还要搞渔业开发。

  “其实对于日本政府来说,钓鱼岛已经不存在‘国有化’的问题。所谓‘国有化’,只不过是形式的问题,不再是每年给私人交租金,而是一次性买断。”刘江永说。

  钓鱼岛未来驻军几无可能中方应与日本交涉到位

  刘江永同时指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除了钓鱼岛有很有限的淡水外,其他岛上没有淡水,不适合人居住。日本国内曾有人对如何使用钓鱼岛进行过设计,但要实现如石原慎太郎所说的“如果钓鱼岛成为东京都政府土地的话,东京都不仅可以开发,而且可以派驻警察,”不太可能。

  “首先,在大的方面,中日两国关系虽然总体上在战略互惠关系框架内有所发展,野田内阁对这个大方针也没有改变。但是双方在政治、战略互信方面有倒退。例如,2008年两国发表联合声明,明确指出‘双方互不视对方为威胁,支持对方的和平发展’,但是日本实际上在经济领域认为中国是机遇,但是在安全领域,把中国作为不确定、不透明、不稳定的因素来防范。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明知理亏,就考虑联合美国制衡中国,然后狐假虎威,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在军事安全方面把钓鱼岛问题炒热,保证日本军费的增加、军力的增强,这是日本目前的主要考虑。”刘江永说。

  另外,东京都政府财务局的干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做成这一桩买卖会很难。他说,根据规定,东京都政府要在自己的区域外购买土地的话,首先要有明确的购买理由。在此基础上,凡是购买金额超过4000万日元(约310万元人民币)的,要成立一个由专家组成的“财产价格审议会”进行审议。超过2亿日元的,那就要经过都议会的批准。日本外务省的一位主要干部则表示:“难以想像东京都议会会批准这一方案”。

  “日本政府现在并没有完全放弃‘不准日本人擅自登岛’的内部规定,”刘江永说,但面对日本现在不断突破的局面,中国要与日本交涉到位,要指明原本日本政府租赁钓鱼岛就是非法的,日本内部再怎么折腾也改变不了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属性。“要避免出现日本右翼和政府相互攀比,比拼看谁在钓鱼岛问题对中国强硬的恶性循环。”(记者杨牧)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