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蔡国强的西湖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4 01:2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曹俊杰

  蔡国强大型个展《春》日前在浙江美术馆开幕,《西湖》是其中的扛鼎之作。“我以前的作品都很阳刚,独缺一件阴柔的作品,西湖的秀丽恰恰可以弥补这个缺憾。”蔡国强说

  [ 我曾问蔡国强,什么时候会对火药感觉厌倦,蔡国强却回答:“火药就是我在不断突破自己的方式,这从小时候我对火药的胆怯就已经开始了。” ]

  4月18日那天,西湖有雨,风有点凉。此时正是西湖一年风景最好的时节,苏轼就曾形容春天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对于这个西湖的春天,蔡国强显然蓄谋已久:去年就把今年他在杭州的个人展览,定名为《春》,并预定要在西湖中央炸出360度的西湖环景。

  站在专为蔡国强火药爆破而特制的西湖浮台上,我问蔡国强:“站在西湖中央,你觉得最美的是什么?最难表达的是什么?”“西湖的朦胧。”蔡答。

  蔡国强围着蓝色的围巾,穿着浅黄色的绒布军裤,绕着铺陈在地上长达10米的丝绸布踱步。工作人员推着装满黑火药的小推车跟着他,他时而抓起一把火药灰,撒向丝绸,时而拎一些火药颗粒,撒在他觉得需要塑形的地方……

  4月20日,蔡国强大型个人展览《春》在浙江美术馆开幕,共展出23件火药画作。而作品《西湖》当属扛鼎者,360度环顾西湖风景。两层绸画中的一层环铺展厅四壁,上笼有轻纱,犹如一幅泼墨山水,而另一层则平铺地面,周环有步道,营造出了水中倒影的效果。

  炸西湖

  每次蔡国强的火药创作,总是伴随着各种宣传噱头:“炸天安门”、“炸卡塔尔”、“炸洛杉矶”、“炸纽约”……炸是一个血性而阳刚的词汇,它猛烈、短促、力道十足。而西湖,是一个“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女子,当阳刚与阴柔交汇,能产生什么样的艺术,这或许是吸引蔡国强的所在。而“炸西湖”,打破传统文人的精神指向,也的确是旷古烁今之事。

  蔡国强的确碰到了一个好时机,他是个机灵的人,在资源的利用和整合上,他游刃有余。杭州当地政府的全力配合,让他可以在西湖中央搭起半个足球场大小的移动浮台,这里有最好的视野眺望苏堤春晓、雷峰夕照、双峰插云、三潭印月。劳力士的冠名赞助,也让他有了充足的底气。

  在这个平台上,蔡国强足足工作了一个星期,赶在烟雨江南无落雨的时间段爆破出4~5幅宽近8米,长约20多米的丝绸火药画,从而可以拼出一个长约80多米的西湖长轴巨画。

  蔡国强的火药画创作已让他在世界艺术史上留下一个重要的符号。这个符号的独一无二性让蔡国强很自足,但又容易陷入媒介符号论的批判中。于是,如何把火药玩出更多的花样,能够让火药画在可能性方面进一步延伸,成了蔡国强一直潜心研究的东西。

  跟过很多次蔡国强的创作,在这样如诗似画的风景中创作,蔡是头一次。似乎每一次炸火药,蔡国强都能玩出一些不一样的韵味。有的直接绽放在空中,形成图案;有的炸在日本宣纸上,用硫磺纸熏出一种种水的波纹;而炸在大幅丝绸上,则困难更多,这需要更多的控制——包括火药力道和时间上,甚至容易产生更多的意外。

  “偶然性是我很喜欢的东西。”这些天,蔡国强一直念叨着“偶然性”这个词。尽管春天杭州的雨说来就来,风说至就至,但不可否认的是,蔡国强的运气的确很好。原定于16时30分的爆破,因为西湖上空一场突如其至的雨使得变数加大,蔡国强与一众助手在雨中焦急等待。到了16时20分左右,雨势突然沉默。蔡国强脸色也开始轻松起来,不时和助手开着玩笑。

  在这个平台上,蔡国强就像一个国王一样,他指挥着助手和40位志愿者,如何一层层铺上丝绸、压上纸板,他语句若定,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印象中,蔡国强的爆破似乎没有失败过。休息的时候,他惬意地躺在平台上,闭上双眼,感受西湖的微风拂过。“这是大自然的恩赐。”他说。

  事实上,爆破的过程很短暂,往往之前要准备的时间超过三个小时,但爆破的过程不超过三秒。整个火药画的创作,他亲身参与的部分,大概只有两个部分,撒火药、点导火线。现场看他创作的时候,他有时就像个喜欢肆意玩爆竹的孩子,“风来了,正好往这里撒一点火药,让它飘起来”、“这里炸起来,那会形成那座桥”;但有时又很冷峻,“这里的纸板太多,需要剪裁一部分”,没人知道为什么,蔡国强的标准又是什么。

  蔡国强深信“自然而然”、“顺势而为”对他很重要,他喜欢并确认自己在这种自然规律之中找到符合自己的位置和节奏,就像每次撒火药的时候找准风向和一定量的风一样。尽管也有很多人批评他为行为表演艺术家,善于利用媒体和公共资源为自己的艺术创作服务。他的呼应也十分简单:随便你们怎么说,但我仍然这样做。

  梦瀛洲

  我曾问蔡国强,什么时候会对火药感觉厌倦,毕竟,一个成熟的艺术家要有不断否定自己的勇气。蔡国强却回答:“火药就是我在不断突破自己的方式,这从小时候我对火药的胆怯就已经开始了。”

  我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这个艺术家的回答,这是一种讲故事的逻辑。作家需要,艺术家同样需要,这种包装对于艺术家行为逻辑的连续性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语句上的逻辑矛盾则容易形成艺术家行为创作逻辑上的漏洞。

  不过,这在蔡国强身上,似乎很少发生。西湖上的创作,对于他而言,是一个酝酿已久的梦。1978年,青年时代的蔡国强路经杭州,古代文人墨客对于西湖的描绘在他脑海中留下“西湖易写、西湖难画”的印象。准确来说,蔡国强是想通过在西湖上的创作过程,勾勒出古代文人、西湖与他本人之间的关系。

  “我以前的作品都很阳刚,独缺一件阴柔的作品,西湖的秀丽恰恰可以弥补这个缺憾。而丝绸虽然易破,其缎面闪光的特性,却是一件表述阴柔不错的载体。”蔡国强解释说。

  这位狡猾的艺术家,不仅从精神层面找到了创作西湖的逻辑,又对自己以往的创作脉络进行了圆满的推进。就像蔡国强在上海做《农民达·芬奇》的展览时,他不断表述自己的农民身份。在多哈创作空中爆破的时候,他又从史料中找来“水上丝绸之路”连接中国泉州和多哈的历史。

  “这就像一个梦,一直存在着很多年。”爆破完毕,蔡国强轻松下来。虽然我不知道他说的梦是指做一回古代舞文弄墨的文人骚客,还是弥补他青年时期对杭州一瞥的视觉印象?但我知道,蔡国强的火药画不会停止。伴随着他不休止的理念和决心,他要用火药这种既中国又西方的方式,在各种文化语境中,游刃有余地表演他的概念、深沉以及幽默。

  站在浙江美术馆展放360度西湖的长卷面前,容易让人想起巴黎橘园博物馆360度呈放的莫奈《睡莲》巨幅油画。这或许是蔡国强隐藏于心中却又不轻易提及的野心吧?摄影/曹俊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