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陕西吴起采油企业猫鼠大战困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4 02:09 来源: 中国企业报

  本报记者 江丞华 牛娜

   4月10日,一则报道引爆舆论:陕西省吴起县农民杨宗斌在偷盗原油时,被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吴起采油厂保卫科人员发现并追赶,杨宗斌逃走途中发生车祸身亡。

  公众对这起事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应该追究采油厂的责任,生命重于一切,偷油者罪不至死;有人则为被盗采油厂喊屈叫冤,认为被盗企业属于受害的一方,追讨自己丢失的财物顺理成章,小偷的死亡只能算意外。

  近几年,“猫鼠大战”的火爆场面频频在各个油田、采油厂上演。你追我赶之中,意外的发生显然不那么“意外”。然而,一旦发生类似杨宗斌的悲剧性事件,后果由谁承担?

  困境:采油企业“失语”背后

   令公众费解的是,事故发生至今吴起采油厂始终三缄其口。

  一位接近吴起采油厂的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对于杨宗斌的事件,吴起采油厂方面现在不想发表任何声明,因为不管说什么,采油厂都会招来骂声一片,公众对于石油企业印象一直不好。更何况杨(宗斌)死了,厂子现在就是肚子疼死也不能哼哼一声。”

  记者调查得知,就在“油荒”袭击全国的时候,在中国陕西,一条偷油——炼油——卖油的黑色产业链日渐庞大。

  “我们的劳动成果叫犯罪分子窃取了,我们还不能放开手脚工作,左右为难。”永宁采油厂一位党办工作人员无奈地说,如果不管不追,危害了国家及企业的利益,纵容了犯罪;如果放手追贼,偷油者慌不择路下一旦出现意外事故,家属及其群众就会认定责任在企业,社会舆论也会认为企业粗暴。

   “我们的工作太难搞了,既辛苦又危险,没有任何证件,我们的身份就是企业职工,偷油者来了不追不行,追狠了还怕出事。”河川采油区警务大队侯队长说。

  谈到对企业原油的有效管护,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永宁采油厂河川区采油大队大队长蔺彦琪很无奈。他告诉记者,治安环境的复杂、涉油违法活动的猖獗、执法权的制约、原油管护人员的严重短缺都使得企业在维护自身财产安全方面力不从心。

  以永宁采油厂河川采油区为例,油区区域面积385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复杂,最远的南湾儿与甘肃交界。2/3的油井在林区,一半地方没有手机信号,偷油者到处砍树开路,偷油路四通八达。

  据了解,现在生产的油井有864口,但是在采油岗位上的只有300人左右,油区点多、面广、线长,而这片区域的原油管护除了永宁采油厂派驻在油区的警务中队5位专职人员,就靠各区队兼职的巡查组、设置的路卡和采油工人。

  记者了解到,有好多偏远的油井一个井场只有一个采油工,有的两个井场三个人。偷油的要么和采油工打游击,利用休息吃饭的时间放油,要么成群结伙将采油工控制后作案。

  “我们的采油工人都一明一暗的准备两个手机,求援的短信都是日常编好设置在手机里的,这样偷油的来了以后搜走一个手机,就利用另外一个手机求援。”在河川采油区一区队采油五班,班长杨跃勇告诉记者,据他讲,对于油区职工,偷油者软硬兼施,恐吓、威胁都是常事。

  “偷油的都是有关系的人。”据河川采油区一区鲁队长说,每次当他抓到偷油者的时候,他都会把手机关掉,“说情的人太多了,都是本地人,要么是亲戚朋友,要么是身居要职的领导,企业在当地发展还要和这些人处理好关系,左右为难。有一次,把偷油者移送到派出所后,我开机一看,竟有一二十个未接电话。”

  现象:“拿油”成农民“副业”

   吴起今年的春天有些晚到,已是四月份的吴起山头,一眼望去,视野所及的绿色就只是那散落在塬梁峁上、河畔地里,“穿”着迷彩装的抽油机群。

  就在这片黄土地下,蕴藏着“黑金”之称的石油,它源源不断地被抽入既定管道,也引发周围无数人的虎视眈眈和铤而走险,采油厂周边的部分“拿油村民”将此看作掘金的“圣地”。

  据知情者透露,偷油的村民一个晚上至少偷五六袋原油,每袋原油约四五十公斤,卖给油贩每袋是100元,一晚上就可以“挣”500元,一个月收入达万元以上,一年下来靠“拿油”弄个十来万元没问题。

  这仅仅只是最低的获利层面,与“拿油农民”相比,油贩子、企业的看护工“来钱”更快、更多。

  据知情人透露,当地的农民并不认为这是“偷”油,而是“拿”油,并称此为“上夜班”。 正因为有这样的暴利,白天种地的农民晚上加班“拿油”搞副业在当地已经愈发普遍。

   让人疑惑的是,当地警方、政府难道并无作为?

  “执法很难”,永宁采油厂管护大队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什么时候突击检查,什么时间在高速查车,油贩都会提前知道,有时候上面开会哪里要严打了,会议精神还没传达到我们这里,油贩就先知道了。”

  据村民尚元英透露,靖边县五里湾镇杨家塔村地处靖边与安塞交界地带,在不到500米就有两处超百吨的收油窝点。这里的原油主要来自长庆,但延长的原油也不少,每天的交易量都在上百吨左右。而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量,大都是采油厂职工与当地一些老百姓内外勾结。

  据了解,这种情况在省(区)、市、县交界及各采油区块的接壤地带并不少见。至于给企业到底造成了多少损失,在记者采访期间所接触到的油企工作人员均表示无法统计。但据吴起采油厂派出所所长赵发明讲,仅吴起在加大涉油案件整治力度前,每天外流原油均在三大车(每辆60吨)之多。

  此外,管护人员执法权的尴尬,涉油犯罪的专业化、链条化,也制约着油企石油保卫。据了解,现在盗贩原油已经由过去的盗、贩、运、销一条龙转化为分工明确的专业化、链条化涉油犯罪,团伙间各自为营、互不干涉,运油者不知道油从何处来,偷油者一旦脱脏,就无法抓捕,给油企保卫人员侦查破案中的证据收集和案件报捕带来了难度。

   “只有原油收购市场不存在了,偷盗原油的现象才有可能被杜绝。”永宁采油厂党办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吴起、志丹的被盗原油主要都销往了甘肃、宁夏等地一些炼油厂,每吨价位均在6000元以上。收油窝点大部分在靖边及甘肃等地,等到了宁夏就已经走到明处了,因为能够增加当地农民及地方财政收入,地方政府是持保护主义态度的。

  目前,对偷油者的处罚结果一般为以罚代刑,但是这种方法在一定情况下会导致恶性循环——造成犯罪分子对侵害油田违法行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偷油被抓交点罚款了事,因为一心想挽回罚款损失,更增加了偷盗的想法。

  观点:要求油企担责无依据

   据延安市公安局永坪分局石油保卫大队马雄虎介绍,由于执法权力欠缺,目前油企保卫人员在油区一旦发现偷油者,只能在人赃并获的情况下才能没收所偷盗原油,并将涉案人员转交至有执法权的当地公安派出所或执法部门处理。

  正是这种基本的条款设立,陕西延安市内的采油厂工作人员,只好尽可能地去追赶刚刚完成偷油或者正在偷油的农民,因此,追赶偷油者在所难免。

  事实上,不论是在中国或是国外,偷油事件往往意味着“猫鼠大战”的上演,一个要“逃”,一个要“追”,你追我逃之间,意外因此而频频上演。

  对此,外界普遍认为,如何解决伴随偷油随时而来的意外问题,成为目前相关企业、执法部门、政府迫切需要面临的关键问题。

  陕西岚光律师事务所律师高鹏告诉记者,这个问题与前些日子社会舆论争议比较大的关于见义勇为意外致小偷死亡是否该获刑的情况比较相像。

  高鹏说,普通公民在发现违法犯罪的行为时都是可以制止的,何况油企保卫人员是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责,是一种职务行为。如果不追、不制止,对违法行为也是一种放纵。保卫人员在追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故意伤害,从法律上来说,企业保卫人员是不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

  面对杨宗斌事件,被偷的吴起采油厂显然已被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现实中,几乎所有的采油厂都经历过这样的困惑:依法追捕导致伤亡的话不合情理,成全情理的话则会造成经济损失,违法操作。进退两难的选择,让采油厂无所适从。

  高鹏认为,有些偷盗原油者在被追赶的过程中,出现意外伤亡时要求油企赔偿甚至起诉,是站不住脚的,有时候社会舆论会质疑,认为“罪不至死”,应该予以赔偿,但从法律上讲,当事人在提出任何赔偿要求时,前提必须是合法的,而偷油本身是一种违法行为,前提是违法的,出现意外后果的前提也是为了逃避对自身犯罪行为的打击。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