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行理财产品八成获正收益 结构型产品巨亏遭口诛笔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5 07:0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渣打银行相关负责人透露,去年渣打中国共发行理财产品354款,在到期的254款产品中,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有235款;亏损产品仅为3款
■本报记者 曹蓓
去年开始,一直头顶理财“光环”的外资行,被接二连三的质疑拉下神坛。
“渣打银行理财品一年亏八成、花期银行某系列理财产品自成立之初至今累计收益率低至-50.17%,居亏损前列……”从2011年至今,外资行的理财产品巨亏的消息不断见诸报端,多家银行遭投资者投诉,更有银行被投资者诉诸法律。
一方面是自诩投资理财经验“名声在外”,另一方面却是不断见诸报端的“愤然控诉”,在充斥媒体的质疑声中,外资行的真实面目,似乎被渐渐掩盖。
据银率网不完全统计,2011年外资行共发行922款银行理财产品。在银率网统计的公布到期收益的320款理财产品中,2款负收益,14款零收益,38款未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这表明,去年外资行理财产品八成获得正收益。
“目前亏损的外资行理财产品大部分是结构性理财产品,这些产品发行的时间大部分是在2007年,属于发行期限比较长的产品。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另一方面挂钩海外基金,设计比较复杂,因此会出现很多亏损的情况。”分析人士指出。
“很多质疑外资行的理财产品,尤其是那种出现了巨亏的理财产品,都是风险系数很高的产品,适合的人群也是高风险的人群。其实,外资行除了这些产品以外,还有很多适合不同人群的产品,收益率也不错,主要是要根据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来推荐购买理财产品。”一位外资行的理财顾问告诉记者。
渣打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2011年渣打中国共发行理财产品354款,在到期的254款产品中,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有235款;到期产品中,未达到预期收益率的为7款,其中亏损产品仅为3款,其余为无预期收益率产品。
记者体验:
外资中资“味不同”
“我们银行主要是更倾向于客户整体的财富管理和资产配置,有保本的产品和非保本的产品。在此之前我们会对您的风险投资进行测评,然后根据不同的风险收益能力,来给您推荐产品。”一位外资行理财顾问对本报记者说。
记者同样走访了几家中资行,二者不同之处在于,中资行的理财产品大多以“稳”字当先,“我们这款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是5.1%,虽然不承诺保本,但是我们的产品是以给央企的贷款为主,而且我们做了那么多期,都没有出现过问题,所以收益率方面您不用担心。”
而外资行更多的强调资产的分配和风险分担,“我们也有很多基金的产品,除了保本的以外,如果您有20万的话,我们就建议您配置几款产品,包括配合非保本的产品,但是这样的产品要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决定收益率,有一定的风险,但是高风险背后是高收益。就如中资行的很多理财产品,去年大概平均收益率在5%左右,对于对抗CPI的作用并不是很大。”花旗银行理财顾问告诉记者。“当然前提是我们会先给您做风险评估,了解您的风险承受能力,然后再给您推荐产品。”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产品中心王增武博士认为,中外资银行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相比之下,外资银行设计的产品以高风险、高收益为主;中资银行设计的产品除了占据少数比例的证券投资基金类产品以外,以风险较低、收益稳健为主,这是由于外资银行与境外机构关系密切,可以做一些对手交易,中资银行在发行固定收益类产品上也有先天优势。
媒体炮轰:
外资行堪称“绞肉机”
从去年开始,花旗银行、渣打银行和东亚银行等多家外资行的理财产品开始遭遇接连不断的质疑,“负收益”、“巨亏”等斥责屡见报端。
虽然有媒体曾就亏损的原因进行过客观的分析,可依然难以抵挡铺天盖地的负面消息。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投资者在听到外资行理财的时候,都表示出疑虑。“现在爆出的那么多亏损的案例都是外资行的,所以我还是稳妥一点,选择中资行的一些收益率比较有保证的理财产品比较好。”一位家住北京的李先生告诉记者。
多位受访者在提及是否会考虑购买外资行理财产品的时候,表示“不太了解,不愿尝试。”
据银率网统计,2011年到期的外资银行理财产品,亏损较严重的均为结构性产品。目前市场上曝出外资银行涉及巨额亏损的产品一类为Accumulator(累计期权)类产品。购买这种产品的投资者主要为机构以及资产净值较高的个人投资者(如私人银行的客户),而在外资银行的零售业务部门,这类产品并不常见。这类产品的亏损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于市场。另一方面在于产品的设计本身。
另一类为QDII产品,主要投资于海外基金,目前媒体报道中提到的这类产品亏损主要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上所见到的大部分海外基金是开放式的,在市场下跌时是可以止损的,而这类产品巨额亏损的原因在于没有及时止损。
第三类产品为结构性票据产品。这种产品主要投资标的为海外基金、指数、股票等,但是这类产品必须到期或达到触发条件才能提前终止。在市场单边下跌的情况下,如果产品没有设计止损机制,会加大投资者的损失。
一位外资行的理财部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在外资行出现亏损的理财产品当中,主要为非保本与股票市场挂钩的结构性产品,该产品由于风险系数比较高,在剧烈波动的市场环境下,可能出现表现不佳的情况。而这样的产品适合风险承受能力高,有高风险投资经验的投资者。
“外资行还有很多产品适合一般的投资者,比如从2011年到期的外资银行产品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结构型产品的设计已经有了一定的改进,在产品设计中做了本金保证或部分本金保证的机制。”银率网分析师表示。
外资行正名:
莫盯个别“错题”
“2011年渣打中国共发行理财产品354款,在到期的254款产品中,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有235款;到期产品中,未达到预期收益率的为7款,其中亏损产品仅为3款,其余为无预期收益率产品。”渣打银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透露。
在谈到近期渣打银行理财产品遭受质疑的问题时,他表示,我行部分理财产品表现不佳,大都是由于金融危机时因为市场下跌形成的。这类由于资产价格波动导致的投资价值变化风险称为市场风险,是由市场因素而非一家金融机构所决定的。该类市场风险已经在客户签署的相关法律文本中予以明确和全面的披露。
“当然,作为一家具有150多年在华经验的金融机构,即便是在市场波动较为剧烈的环境中,我们也始终不放弃为客户寻求更完善的财富管理方案”上述人士表示。
“在每款理财产品推向市场之前,我们会仔细评估其潜在收益和风险,只有在明确收益和风险趋势的情况下,产品才会发售。在销售环节,我们也会通过科学、严密的流程确保客户所能够购买的产品是与其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是相适应的。然而理财产品如果投资于一些高风险的市场,收益会收到市场波动的影响。”他说。
该人士表示:“2011年,以QD产品为例,我行发行了约62款QDII产品,包括基金、结构性票据和债券。目前有34款QDII产品到期,其中94%以上都录得了两位数的年化收益,最高一款收益为33%,不仅远远跑赢了CPI,更与低迷的A股市场形成鲜明对比。而100%保本及90%保本的市场联动系列亦是捷报频传,2011年发行的产品目前有219款到期,90%的产品均达到了预期最高收益。”
一位研究外资行的业内人士透露,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以后,外资银行并没有改变产品销售策略,继续以挂钩国际大宗商品、汇率、股指等标的的理财产品为主,这些产品多以高于中资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揽客,但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的情况仍然屡屡出现。“但是,从2011年年初开始,外资行也开始了自己的探索和改变,部分产品已经有了保本或是最低收益率的设计。原来挂钩海外基金产品设计较为复杂的问题,现在也开始探索产品设计的明朗化。”
普益财富2011年年度报告显示,以年末净值计,渣打银行“开放式黄金指数人民币UTSN003”QDII产品以累计收益率117.84%拔得头筹,花旗和东亚也各有数款产品收益率超过30%。
专家把脉:
各自把好各自关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曾分析表示,任何的外在表现都有其内在的深层原因。一方面我国监管部门对于银行理财的监管不够,另一方面则与外资银行急于跑马圈地而忽视风险控制有着很大的内在联系。
也有分析人士表示,目前银行理财市场上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规范,问题也是层出不穷。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在监管层治理银行理财乱象的同时,在银行自查自身问题的同时,作为投资者,也应该对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做出基本的评估,并且在这个风险承受范围之内评估。“高收益的产品必然伴生高风险,大多数银行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都有一个风险评估的报告,如果不顾自身可承受风险的能力而盲目追求高收益,出现巨亏,投资者自身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
(责任编辑:刘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