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理财业务或成为商业银行转型契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6 02:18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刘林鹏 发自成都

   理财业务成为备受银行高管们关注的议题之一。日前,在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主办、“普益财富”承办的首届“光华普益财富论坛”上,多家银行的高管表示,理财业务发展成为商业银行转型到混业经营的契机。

  或成转型混业经营的契机

   据悉,近年来银行理财的特征愈加明显——高流动性产品、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逐年提高;银行理财的优点也得到展现——稳健的理财回报在抗通胀中表现卓越;银行理财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产品创新不断涌现。

   “财富”和“理财”已经成为近年来中国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据“普益财富”的统计,截至2011年中国私人财富拥有量已经超过了65万亿元,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款数和发行规模也已经突破了2万款和17万亿元。

   从2004年国内首款产品面世以来,银行理财在产品研发、投资选择、资产管理等方面日渐成熟,银行理财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公众进行财富管理的主要选择。

   “商业银行发展理财业务的时机成熟。”浦发银行资金总部总经理谢伟在此次论坛上表示,商业银行发展资产管理业务的时机已经成熟,商业银行存款增速的下降是发展资产管理业务的必然诱因,投资管理和创新能力是发展资产管理业务的核心。

   中国光大银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张旭阳认为,理财业务发展成为商业银行转型到混业经营的契机。从理财业务的收益来源来看,一是管制套利,人为对金融要素的变动进行管理;二是风险收益(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三是资产配置能力,如资产证券化类理财产品,开放式的基金化理财产品,结构化理财产品。

  借鉴国外模式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面临诸多问题。”中国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彭向东认为,第一,理财产品法律主体地位不明,主要表现在理财产品无法独立开立各类交易账户,给投资运作带来极大不便、与银行自营业务区分不够清晰、与投资者的委托代理合同关系不够明确、单只产品的会计核算存在模糊等几个方面。

   第二,混业资产管理业务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产品投资范围有待扩大、研究能力有待提高、产品估值标准有待统一、信息披露应该更加规范等。第三,监管日趋严格,如从查补漏洞到体系化监管便、从简单化管理到精细化管理、从单方面强调银行责任到买卖双方责任共担等。

   此外,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刘小腊认为,“银行理财今后的发展方向就是借鉴国外的模式,考虑到结构化理财产品发展比较成熟,因此未来的方向应该朝着这方面靠近。”

  (实习生熊玥伽对本文亦有贡献)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