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建言:中国车市黄金十年后路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7 02:05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日前,2012中国汽车论坛在北京召开,世界汽车组织(OICA)与各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业内人士针对中国汽车工业未来如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提出了他们的真知灼见。高质量、核心技术、强势品牌成为讨论的关键词。
反思过去建议未来
董扬:请各位同行评论一下对中国汽车工业的看法?
PatrickBlain:中国加入WTO是中国市场发展的转折点。首先是中国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与其他汽车公司进行合作的黄金时代;其次是中国汽车工业界与全球汽车界共同进入了合作新领域,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经历这两个转折点之后,中国汽车业要进行结构改革,包括行业的结构改革和企业的结构改革,为了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改善产品质量。其次,与其他国家一样,中国越来越注重创新,这就需要更多的标准化,需要更加强有力的管理和监管。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汽车业在变革过程中能够推进标准化,以期符合更高的国际标准和要求,这样就可与其他国家齐头并进,互相“兼容”。
KwanYoung-Soo:我的建议是,“走出去”是中国提升汽车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策略。
很多世界级的生产基地都从拉美挪到了亚洲,中国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之一。中国汽车业面临着很多的机会,同时中国汽车行业也正在寻求一个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首先中国有必要进行行业结构调整。中国汽车制造商的经济规模和竞争能力还有待加强。其次,汽车市场的标准化和法制化进程仍需加快,尤其表现在进口和出口方面。在这个进程中,中国应该着眼于长远。第三,希望中国汽车制造商能够更多地投资于提升小型车的质量和品质,因为这些经济型、小排量的车在中国还会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最后,中国政府的政策应该继续在开发方面做更多的工作,并保证中国汽车行业平衡发展,应该继续对环境友好型汽车开发做更多工作。
MitchBurtBainwol:汽车工业不仅要有创新和技术,还要把它转化成生产力,转化到实际应用当中,才能使这些技术发挥真正的作用。提升技术的安全性,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能够解决更多交通拥堵的问题和节省燃料等问题,所以怎么强调创新的作用都不为过。
YvesvanderStraaten:中国的汽车业已经面临和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同样面临的问题,比如说二氧化碳的排放、燃料的安全有效性和效率,以及安全性等重要问题。因此必须更好地应用创新技术,如果能让一般的消费者、使用者都感到支付起来不是很困难,这样的技术才有意义。
为此,需要有政府政策的支持,包括基础设施的开发等。汽车、人和能源实际上应该当作一体化的系统来认知,应该以非常全面的眼光来看待。
KlausBraeunig:WTO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共同的规则体系,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进行竞争。过去十年间,中国的经济,包括汽车产业在一个开放的市场当中学到了很多国际先进的经验。昨天一位中国同行告诉我们,所谓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的建议是,我们应该对汽车行业继续保持乐观的态度。中国政府对于汽车行业是大力支持的,德国政府也是这样做的,他们会从企业那里去了解市场的状况,帮助行业和企业更好地进步和发展。
SugatoSen:印度和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国家,都像是刚刚蹒跚学步的孩子。虽然数量上来看已经是汽车大国了,但是都需要更进一步地发展和成长,才能慢慢赶上欧美国家的步伐。
为了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式和产品质量都是应慎重考虑的问题。全球化并不仅是进出口,而是说我可以到别处去,别人也可以到我的国家来。我们需要彼此合作,才能进入更好的发展阶段。
MasashiNino:现在中国轿车的发展速度仍然很快,日本汽车工业对此持乐观态度。
如果2015年中国能生产2500万辆汽车的话,国内需求大约在1800万辆,有600万辆需要销售到海外。出口到海外,会与一些国家发生竞争,这与在中国国内汽车厂商之间的竞争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中国汽车产业应该提升品牌力量和品牌形象,同时自我创新,提升自己的研发能力,这应该成为今后十年中国汽车工业的主题。
大规模出口的发展路径
董扬:日本汽车现在有近一半的产量用于出口,中国可以像日本那样出口汽车吗?怎么样才能多出口汽车?
MasashiNino:日本在1950年前后开始国产汽车。丰田和日产最初都是模仿美国车,由美国汽车授权生产。到1980年,日本汽车反而出口到了美国,当时日本汽车都是尺寸小、小排量发动机的车型。通过这种方式,拓展了日本汽车企业的海外市场。比如说日本三大车企丰田、日产、本田,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研发,日本车企将销售额的5%用于研发。
从短期来看,车企不应该只重视眼前的短期利益,应该将今后五年、十年的计划做好。自我创新是这样的,自主品牌的培养也是这样的,注重长期发展是我建议的关键词。
董扬:美国的消费者会像看待韩国、日本汽车进入美国一样,看待中国汽车进入美国市场吗?
MitchBainwol:美国经济正在恢复过程之中,今年汽车产业至少会有8%~10%的增长。很多公司可能会增长到14%甚至更高。现在美国的消费者越来越接受世界各地的产品,只要你能创造出更好的价值、更多的产品,这是毋庸置疑的。美国消费者是非常理性的,他们的选择是基于一些确实的证据。比如产品是不是安全,提供的服务是否到位等。
节能与新能源的技术方向
董扬:包括菲亚特在内的意大利汽车公司善于做小型车,这与中国人的消费习惯非常不同。如果从意大利汽车工业的经验来看,怎么样引导中国消费者?
LeonardoFioravanti:从OICA的角度来看,中国千人保有量的数字与世界汽车工业千人保有量还有很大的差距。现在千人保有量是几十辆,因为首次购车的人一般都喜欢大型车,所以出现目前大型车和小型车并行的现象,美国也经历过类似的阶段。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以及通过政府的教育和宣传,消费者会逐渐认识到小型车经济性的好处。
董扬: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越来越快,中国同样在发展电动汽车,在这方面您对中国有什么建议?
PatrickBlain:中国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因为与欧洲很多国家相比较,中国政府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方面非常强大,无论是电动汽车还是其他新能源汽车,只要政府有这样坚定的意愿,推进一定会非常迅速。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特别是在技术、生产等方面,中国已经迎头赶上。我希望中国能在高水平、高质量的汽车方面上新台阶。
打造高质量与强势品牌
董扬:德国制造是高水平、高质量的代名词,请问中国汽车业怎么样才创造出好的品牌?
KlausBraeunig:要努力说服消费者,告诉他们你的产品代表的是高质量、很好的设计,能够满足他们的想法和期待,不仅是交通工具,要通过持续的方式,不断地加深他们的这个印象。
董扬:韩国在支持本土品牌方面有很多成功的尝试。能否给中国政府和中国品牌提出一些建议?
KwanYoung—Soo:在我看来,企业的作用要比政府的作用大得多。一方面,企业需要加强研发实力,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对品牌来说,设计非常关键。
当然,政府也需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尤其是建立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要特别给汽车行业提供更多的鼓励性政策和便利。
董扬:印度在推进自己本土品牌方面做得比中国好,所以能否请你就印度经验,对中国怎么样发展本土品牌提出建议?
SugatoSen:目前,我们很多品牌都出自印度国内的企业。首先政府有非常大的扶持力度和鼓励性政策。另外,企业本身对研发,还有技术开发方面有很大的投入,车企对产品质量很关注。质量是说话的本钱。对于消费者来说,只要质量好,就是多了一个选择。(每经记者 祝贺 根据2012年4月21日“2012中国汽车论坛”整理)
圆桌论坛嘉宾
韩国汽车工业协会会长:KwanYoung-Soo
印度汽车工业协会高级主管:SugatoSen
意大利汽车工业协会会长:LeonardoFioravanti
美国汽车工业联盟主席:MitchBurtBainwol
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的执行董事:KlausBraeunig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
世界汽车组织(OICA)主席,法国汽车工会协会会长:PatrickBlain
世界汽车组织(OICA)秘书长:YvesvanderStraaten
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MasashiNi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