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黄雪鹰:为祖国锻造钢枪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7 05:06 来源: 经济日报

  坐落在科尔沁草原深处的中国白城兵器试验中心,是新中国常规兵器的摇篮。我国兵工企业研发的坦克大炮、轻重机枪、冲锋枪和手枪,都要经过这里的科研官兵试验鉴定,才能定型生产、装备部队。在这个本该属于男性的世界里,轻武器所高级工程师黄雪鹰用她20多年的如花年华,为7种枪械签发了“准生证”,6种设计上存在严重问题的枪械经她改造起死回生,4种新型武器提前定型、装备部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阅兵,三军将士所有配枪全部由她主持试验定型,被全军官兵誉为“女枪王”。

  黄雪鹰说,“不经历千磨万击、千锤百炼,造不出合格武器”。不是亲身经历,绝对无法想象,一款新枪出生前,所经历的是何等磨难摧残。

  轻武器所建有多个环境模拟试验室:50摄氏度高温烘烤;零下50摄氏度低温煎熬;江河泥沙浸泡;倾盆暴雨抽打;风暴沙尘侵袭……在这些极端环境中,枪的射程、精度、可靠性、综合寿命、人机工效等指标还能达到“完美境界”吗?这就需要翻来翻去的高强度试验鉴定。

  3月29日,淋雨试验室大门敞开,一挺高射机枪正在冰冷的暴雨中等候检验。黄雪鹰和射手穿好雨衣钻入雨中。突然,枪响了,震得记者耳朵嗡嗡作响……

  一个个试验室依次体验:走进高温试验室就像钻进“烤箱”,热浪灼人,不到1分钟,就已头晕目眩、大汗淋淋;走进低温试验室,那只是一瞬间,寒气穿透灯芯绒外裤和保暖衬裤直接钻进膝盖骨,那种刺痛让人一刻也不能停留;扬尘试验室大门只开了半扇,还没容得探头看看,刺鼻的沙尘扑面而来,噎得好一会儿没喘上气来……

  轻武器所政委陈万俊拍着记者后背说,即使穿着防尘服、戴着防毒面具,每次沙尘试验结束,耳朵、鼻孔、嘴巴里也全是土。一场试验下来,每个人都会干呕老半天,几天后咳出的痰里还有泥。

  这些年来,黄雪鹰每年都要在100度温差、狂风暴雨、粉尘硝烟的极端环境中工作1500个小时以上,柔弱身躯受到的磨砺之大可想而知。某型狙击步枪定型试验中,低温条件下出现故障。当时,黄雪鹰不顾身怀六甲,在零下45摄氏度的试验室一干就是3个多小时,终于查明故障,她自己却得了重感冒。由于怀孕在身,高烧39度却不敢吃药。30岁出头时就患上严重的风湿病和关节炎,现在40出头的她,由于射击试验强烈的冲击波和有毒火药气体侵害,听力严重下降,鼻子已失去嗅觉。

  枪械不断推陈出新,试验鉴定同样要不断创新。枪械有效射程试验技术,对科学判定枪械致伤效果十分重要,由于需要同时进行弹道学和解剖医学研究,一直是国内轻武器试验的空白,黄雪鹰决心拿下这道难题。她系统补习解剖学知识,带领课题组到医院观摩解剖,进行了详尽的动物实验,终于提出了命中、穿甲、致伤3要素综合试验方法及结果评定办法,开辟了枪械试验新领域。她主持编写的《枪械试验鉴定技术》作为我军第一部指导枪械系统试验的训练教材,荣获全军优秀教材一等奖。

  经历了千磨万击、千锤百炼,不仅打造出在国庆60周年大阅兵中令世界炫目的“95枪族”,也铸就了一代“枪王”。

  着眼信息化战争需要

  为国家打造最好的枪

  经典战争影片《南征北战》里的一句对白,人们津津乐道:“大炮不能上刺刀,解决战斗还得靠步兵”。轻武器所所长王晓天说,当代局部战争中尖端武器大规模使用,使得轻武器适用范围极大压缩,环境更复杂,对武器性能要求更苛刻。

  一位军委首长视察兵器试验中心时留下的话,已经刻在黄雪鹰心中:“同志们,轻武器不轻啊!”她告诉记者,“从事枪械试验鉴定时间越久,胆子越小。因为,一种枪定型生产、装备部队,一下就是数十万、上百万支。鉴定中,一个设计公差选取不当、一个尺寸精度取舍不妥,就会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给部队将士带来生命危险!”

  那一年,作为我军第一代水下枪械定型试验主持人,黄雪鹰乘舰入海。从小在草原长大,她第一次领教了大海的厉害。吐酸水、吐胆汁,人像散了架。听老水兵说疼痛可以减轻晕船反应,于是她就不停地掐自己的胳膊。1个多月的试验结束后,两条胳膊到处都是淤青。

  都说子弹不长眼,整天摆弄枪,危险有时会不知不觉降临。那次水下武器试验,一股暗流涌来,卧在水下的射手体位不知不觉中发生偏移。射击指令下达,一串子弹蹿出水面打在黄雪鹰身边的礁石上,火花四溅。她迅速卧倒,眼睛却紧盯着弹着点。当年夏天,这种水下枪械顺利定型,装备所需部队。

  “当时也没多想,就想着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说起那件事,黄雪鹰不以为然。

  有人说,试验鉴定与设计制造就像一对冤家。某新型枪械最终鉴定时,有一项平均弹道一致性试验,就是看一支枪经过大量射弹后,弹着点是否仍然稳定分布。试验时,每当连续射弹130发,就会出现弹着点偏移。黄雪鹰认为,我军战士实际作战时的携弹量是150发,必须打够150发,才能检验出枪的实战性能。在她的坚持和与生产厂家协作攻关下,最终解决了这一问题,使该型枪械顺利列装。黄雪鹰说,“真要打起仗来,战士们拼到最后一个弹匣,如果不能全部准确命中敌人,我就是不可饶恕的罪人。”

  21年来,黄雪鹰把确保武器经得起实战检验作为惟一标准,先后承担国家和军队重点科研课题12项,主持和参与完成各类轻武器试验任务120余项,先后解决了班用机枪热偏、短步枪击锤断裂等46项装备隐患,为我军武器装备建设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并荣立一等功。

  21年与枪械为伴,黄雪鹰的柔情已经融入钢枪。她喜欢对年轻的同事说,“我有两个孩子,一个是儿子,一个是枪”。

  1991年大学毕业的黄雪鹰还很年轻,在轻武器试验鉴定领域已经功成名就,今后的目标是什么?“着眼信息化战争需要,为祖国打造最好的枪。”她坚定地说。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