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寻找国际化与本土特色的平衡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7 06:48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黄锴

  在不少人看来,传统商学院的教学模式已经过时——研究人员从管理者和商业人士那儿收集经验,再将这些经验加以理论和模式化,存储在书籍中后卖给学生。然而,真正的管理知识的学习来自创造性地交互与亲身实践,而非由教授单一地传授。

  殷志文亦十分同意这一点。作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他所理解的当今管理教育的变革趋势之一,就是越来越多地将企业实践引入课堂教育中。于是近几年来,不仅复旦管理学院的教授被要求尽可能多地参与公司治理,体验决策者的思维方式,管理学院全日制的MBA学生也必须在基本的实习之外至少完成一个咨询项目。“只有这样,他们未来才能更容易地进入领导者的角色。”殷志文称。

  在他看来,中国本土的管理实践是国内商学院的教学根基,相比于国际一流商学院,国内的学生和教授们必须能在本土问题上提出更深刻的见解。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必须给学生们拓展国际视野,教授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理念,在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理想状态下,“未来二十年间,那些跨国企业不一定要到欧美去招最优秀的学生,它们同样可以在国内的商学院中招聘到企业的领军人物。”殷志文说道。

  《21世纪》:您觉得,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与国际上一流的商学院相比,优势和差距分别在什么地方?

  殷志文:一方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在世界上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我和国际上一些领先商学院交流的时候,不用多介绍复旦大学是谁,复旦管理学院在什么层次,大家都有所了解。但就我们今天的能力来讲,跟国际上领先的商学院还有差距。毕竟中国的管理教育差不多中断了30年,而国际知名商学院大都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我们不回避差距,但另一方面,我们用了30年的时间努力,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商学院可能要花五六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达到的水平,这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地方。

  此外,我们对于中国问题的研究以及对中国企业实践的认识,是国外商学院无法企及的。尽管它们也在研究中国企业的成功典范,但企业实践除了你所能看到的管理技能的部分,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文化支撑,国外的研究者对于这一点并不擅长,因此他们的见解还是有一定局限性。这也是国际顶尖商学院无法忽视中国本土商学院,且愿意跟我们在不同层面进行合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21世纪》:对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而言,未来的发展目标是怎样的?

  殷志文:我们的目标就是在未来的20多年里能够成为国际上一流的商学院。国际顶级的商学院是我们的标杆,同时我们要结合国内经济发展的特点来办好商学院。首先,在整个管理研究方面,特别是结合中国企业特点的研究方面,我们要有更多自己的见解和影响力。坦白说,虽然中国经济在过去三十年有显著的发展,但发展特点的总结、研究到今天都不是特别充分,国际上也有很多争论,我想我们在这个方面应该要发出更多声音。

  第二,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希望在未来20年培养出能够替代现在国际顶级商学院学生的人才。换言之,这些跨国企业将来不一定要去美国或欧洲发达国家去招一些最好的学生,它完全可以在国内,通过复旦这样的学校去招聘它的领军人物。同时,我们能够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培养的人才输送到国际上,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这才能够真正把复旦管理学院这样一个中国的商学院提升到国际一流的地位。

  《21世纪》:那么,您计划通过哪些途径实现这一长期目标?

  殷志文:首先,我们会继续加强拓展与国际顶尖商学院的合作,尽管我们今天已经具备了一些能力,但国际一流商学院仍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第二是提升自己的师资,鼓励教授多参与企业实践,来更好地培养学生对整个中国经济和企业管理的认识。这是我们的基础。对全日制的MBA学生而言,我们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两年的学习中除了实习外,一定要完成一个企业的咨询项目,以此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在人才培养中,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舍去任何一个角度都无法让学生真正达到国际的水平。

  《21世纪》:您觉得,管理教育目前的变革趋势是什么?

  殷志文:这是一个非常宏大的话题,我想还是结合复旦管理学院的一些实践来谈。一个趋势是,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不仅仅关注其管理技能的学习,还关注其综合素质的提升。这是近几年我们在管理教育中非常强调的一个内容。比如近几年,我们加强了人文课程在整个教学中的比重,进一步强调学生的通识教育。

  另一个趋势是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MBA、EMBA这些具有一定经验的企业中层或高层,我们非常强调将企业实践带入到课堂中间,在教学中贯穿行为学习。还有一点就是国际化,在管理学院,我们会创造大量的机会让学生去海外交流,同时把海外的学生引进到我们的校园里,让学生在复旦的本土教学过程中也能和国外学生有一定的互动交流,感受国外教育对于管理实践的认识。在此过程中,他们会学习到如何在跨文化的环境中与国外的管理人士交流沟通,这是我们近两年只爱管理教育中所强调的一些方面。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