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留9万元保健品过世 中科三年55次广告违规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8 07:03 来源: 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8日讯(记者 段丹峰)南京九旬老人过世后,家人整理遗物时发现老人还留有两家保健品公司的保健品寄存单,以及部分未消费保健品,总价值达91771元人民币,这些保健品主要来自南京中科集团公司和南京中科健康咨询有限公司,最终家人向保健品公司只要回了62000余元。
这些保健品足够老人再吃十多年,因此事件一经报道就引发了一系列人性与道德争论。而中国经济网记者经过调查发现,不完全统计结果显示,南京中科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有55次广告违规情况被通报。
对此,中国经济网记者联系到了南京中科集团策划部的王先生,他表示张老先生之所以购买那么多保健品寄存,是因为一次性购买折扣比较大,并且可以在使用不完的情况下进行退货处理。“当时他也说,和自己的老伴一起用,还说可以给子女使用,所以购买比较多”,王先生如是说。当记者问及南京中科广告违规情况时,王先生未作回复。
老人过世留下数万元保健品寄存单
西安晚报消息,南京年过九旬的张老先生过世后,家人整理遗物时发现老人留有两家保健品公司的保健品存单数张。
其中,南京中科集团公司的四张“顾客寄存明细单”,上面细列了“甲尔”、“银灵通”和“番茄红素”三种保健品,各为72瓶、222瓶和116盒,按照药瓶上标示的价格计算,三种保健品的总价分别为14256元、33300元和28908元。
另外,在张老先生的小仓库里还有9箱保健红酒,均来自南京中科健康咨询有限公司。按照最近一次购买一箱付了3600元计算,9箱酒108瓶,价格高达32400元。此外,还有盖有该公司“中科健康咨询中心”章的一张提货卡式“存单”。
据悉,其中一张胶原蛋白的“存单”出具日期是2008年6月7日,也就是说,这家位于长江路上的保健品公司免费为张老先生保存了快4年的药品。“我们算了一下,老人在这两家公司存放的保健品按他们说的价格8折算,总共花费了91771元。”张老先生的儿媳告诉媒体记者。
当张老先生的家人要求退回款项时,北京东路上的南京中科集团负责人蔡小姐称,因张老先生购买得多,折扣也比较大,实际款项并没有陈女士计算得那么多,最终给陈女士只退还了36000余元。在长江路上的南京中科健康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余经理表示,胶原蛋白价格没有争议可以退款,而对于张老先生家购买的这么多酒,只能按100元一瓶算,最终,该公司退还胶原蛋白及保健酒款共计26000余元。
自此,张老先生家人共要回了62000余元退款。陈女士称,因为老人年纪大了,没有收据或者发票,根本就搞不清楚具体情况。
南京中科集团策划部相关负责人王先生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张老先生之所以购买那么多保健品寄存,是因为一次性购买折扣比较大,并且可以在使用不完的情况下进行退货处理。“当时他也说,和自己的老伴一起用,还说可以给子女使用,所以购买比较多”,王先生如是说。
南京中科约55次广告违规被通报
而经中国经济网记者调查发现,不完全统计结果显示,南京中科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先后55次因广告违规被相关部门通报。
2009年5月份的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2009年第4期违法保健食品广告公告(总第41期)中,南京中科药业有限公司的“中科爱特胶囊”与中科灵芝健康服务中心的“中科灵芝孢子油”均因篡改审批广告内容严重违法被移送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并被南京日报等媒体曝光。
2009年6月8日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2009年第5期违法保健食品广告公告中,南京中科药业有限公司的“中科牌灵芝孢子油软胶囊”、“中科牌牌银灵通胶囊”、“中科牌牌甲尔胶囊”涉嫌广告违规13次被通报,违法原因主要是非药品宣传治疗功效,夸大产品适应症、功能主治或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断言、保证,利用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名义或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医疗机构或专家、医生、患者等名义和形象作证明,未标注广告批文,非药品宣传治疗功效,未经审批擅自发布等。
2010年1月14日的“广东省2009年第5期违法保健食品广告公告”结果显示,南京中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中科牌灵芝孢子油软胶囊”广告违规7次,主要因为其夸大产品适应症、功能主治或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断言、保证含有其它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内容。
2010年6月25日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2010年第二期违法保健食品广告名单”中,南京中科生化技术有限公司的“中科牌灵芝孢子油软胶囊”因严重违规、表示功效的断言、保证等原因被移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并被山西晚报等媒体曝光。
2010年7月份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2010年第4期违法保健食品广告公告(总第52期)信息显示,南京中科药业有限公司的中科牌甲尔胶囊被通报。
2011年2月15日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2010年第12期违法保健食品广告公告(总第60期)”中,南京中科药业有限公司的“中科牌爱特胶囊”、“中科牌番茄红素胶囊”、“中科牌甲尔胶囊”、“中科牌灵芝孢子油软胶囊”均因严重违规被通报,总违规次数达28次,被现代快报和扬子晚报等媒体曝光。
2011年12月6日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2011年第10期违法保健食品广告公告(总第70期)”信息显示,南京中科药业有限公司的“中科牌番茄红素胶囊”、“中科创新牌灵芝孢子油”、“中科牌甲尔胶囊”因广告违规3次以后被通报。
纷乱的市场谁来管?
有评论分析道,一人买下10余万元的保健品,到其离开人世时还尚存9万多元保健品寄存单作为“遗产”。单从买卖行为来看,这件事你情我愿,没有什么可以追问的地方。但是,如果站在市场的角度来分析,可能结果就不会那么简单了。
必须引起社会关注的一个事实是,近年来,老人成为了受“保健品风暴”冲击最大的群体。表面上看,是老人们对生命的恋恋不舍造成了“保健品风暴”的肆虐;而从更深的层次分析,这其实是我国保健品市场乱象的一个缩影。
市场的纷乱,不仅让消费者大受其害,也让真正的保健品失去了应有的市场。因为现在市场上绝大多数被炒得热火朝天的保健品,都是科技含量不高,或者根本就不具有保健功能的产品。更有甚者,还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如按期不断升温的“螺旋藻风波”就是其中一例。
必须注意的是,当下社会里消费者对保健品的认识还处于启蒙和感性阶段,特别是老人。在他们对保健品的功能和疗效根本不具有足够辨别力的情况下,更需要保健品市场的健康与有序,通过市场监督和管理来保护他们的权益。一位老人能够一下子买这么多保健品,显然是监管失控、监管完全没有保障的结果。
由此可见,保健品市场的混乱,更多的还在于监管的混乱、监管部门的不负责任。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当其冲的是要强化监管部门的责任、落实监管者的责任。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行为需要监管,对市场需要监管,对消费者也要进行引导和保护。
保健品成“遗产”并非一个老人的悲哀
九旬老人去世了,保健品却没有吃完,甚至还够吃10年,保健品并没能让老人多活10年。因而,9万元保健品成“遗产”,让老人的子女难以接受,更不愿去继承。
问题是,尽管老人的子女将这份特殊的“遗产”退还给了保健品公司,挽回了大部分损失,但却掩盖不了保健品公司忽悠老人的事实。不可否认,商家受利益驱使,恣意夸大保健品延年益寿的功效,向老人过度推销保健品,掏空老人的口袋,并没有违规,更没有违法,但是却违反了诚信经营的原则,丧失了道德和良知。可以肯定,被保健品公司忽悠过的绝非仅有这位九旬老人。因此,人去世了,保健品却没有吃完,也并非一个老人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