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贸易失衡在中国经济中消失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3 11:0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5月1日文章,原题:中国消失中的贸易失衡
最近几年,对华经济失衡一直令美国决策者耿耿于怀。减少对华贸易逆差已成为美中双边议程的重要议题。但中国经济出现突如其来的变化,总体贸易顺差大量消失。
中国经常账户盈余急剧萎缩。去年,经常账户盈余在中国GDP中的比重已从2007年的10%以上降低至2.8%左右。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战略可能正进入拐点。去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达3180亿美元,但对世界其他各国出现巨额贸易赤字。中国大规模接管世界市场的势头或许已成强弩之末。中国工资和运输成本上涨导致美国公司重估全球生产线并将某些生产迁回美国。人民币升值幅度也大于表象。IMF表示,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中国的贸易顺差将继续萎缩。
断言中国发展战略正翻开新的一页为时尚早。中国贸易顺差缩减的重要原因是作为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的欧美因全球衰退影响而需求减少。而中国的应对之道——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银行大量放贷——使进口急剧上升。
这些因素都在逐渐衰退。此外,大规模投资将有助于中资企业进入新的高科技市场。但中国仍未实施对由依赖出口转向内需的新发展阶段不可或缺的许多改革。这要求工资和收入必须增长,政府必须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并提高银行存款利率等。
中国经济正处于特殊阶段:贸易顺差急剧萎缩,但家庭消费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持续下滑。这种模式没有好出路。幸运的是,中国领导人似乎已理解改革的必要性。“十二五”规划的核心目标就是提高家庭收入、转变经济模式和为中国民众提供增强消费信心的社会保障体系。
如果这些改革实施到位,中国将走向更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之路,提高中国普通民众的福利。届时,美国参议员就只能将本国的贸易赤字归咎于其他国家了。(作者爱德华多·波特,王会聪译)
(责任编辑:郭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