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战略互疑加重 两国需展示有能力避免敌对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3 11:1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第四届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今天在北京开启。近年对中美关系各种担忧的议论越来越多,中美这次对话虽有一些具体话题,但总体上最需要做的,是对这些担忧的回答。
中美的战略互疑显然在加重,两国的高层级对话需要让外界确信,两国有控制这种互疑,不让它在一些具体摩擦刺激下演变成中美战略敌对的能力。对具体问题的解决应围绕这一目标展开。
推动中美关系有做不完的事,但同时又很像无处下手。问题就出在中美两国可以化解很多摆到桌面的矛盾,但双方都担心对方有藏在桌子下面的巨大野心,这种怀疑让两国有可能把对方所做的一切都当成针对自己诡计的一部分。
尽管中国的力量增长很快,但对美国的绝对劣势近期无望改变。如此强大的美国仍对中国疑神疑鬼,可想而知中国人又怎能放松对他们的警惕。中美两国心理上的挑战在逐渐影响亚太国际环境的冷暖。
就像中国说我们“永远不做超级大国”对美国人不起作用一样,美国说它“从来没打算遏制中国”也做不到让中国放心。因为美国的具体做法发出的都是相反信号,无论在东海、南海还是在更远的岛链上,我们看到的都是美国针对中国纠集军事同盟力量的行动。
如果中美不在消除战略互疑上取得突破,所有改善中美关系的具体进展最终都将失去意义。因为中美关系有可能在某一天遭遇突然的破坏性爆发。
中美两国很可能处在互疑向互信和敌对两个方向都可能发展的十字路口,南海及中国其他近海的事预示了这样的紧迫感。现在到了两国高层为21世纪的质量尽战略义务的时候。
诡谲多变的美国政治结构向中国人判断力提出的挑战,或许远远大于美国人理解中国政治的困难。我们至少可以说,美国人没有抱怨中国“政治不透明”的权利,因为在中国人的感受中,美国对华政策的不确定性不仅因政府因人,而且会因具体利益甚至因一时心情而变。
解决中美战略互疑很难,首先难在两国似乎都找不到把它放在各自国内政治急迫需求之上的理由,两国政府都很难下为增加彼此互信而耗费国内政治资源的决心。
既然如此,中美就应寻找两国因防范和追求短线利益而有可能刺激对方的底线。美国应告诉中国,中国也应告诉美国什么事情是“决不能做的”,双方不应提要求过高,但应把忍耐的真实底线讲清楚,或者做到心照不宣,形成两国坚定不移的“潜规则”。
美国舆论经常指责中国变得“自信”甚至“傲慢”,原因都是美国利益至上和美国中心主义。美国不应把以往欺负中国的做法看成是理所应当的,可以永不改变的,它应当有兴趣不断寻找中美之间的新平衡点。
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中国已经走上现代化的道路。美国需要调整对中国的基本心态,中国要体谅美国社会面对中国崛起的复杂感受。这听上去像是虚头巴脑的哲学,但或许只有将这种哲学运用到中美的政治上,两国关系和21世纪的世界才会充满希望。
(责任编辑:林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