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霸权”形成“四大侵害”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4 00:59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据中国政府网5月2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了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关于2012年纠风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坚决纠正大型零售企业向供应商违规收费问题。
业界人士呼吁,应以此为契机,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建设,强化部门间立体作战,避免“一阵风”、“运动式”整顿,加速形成监管、惩治的长效机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赵忠秀、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黄国雄、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文溥、民盟厦门市委副主委朱奖怀等研究人士指出,商场霸权和各种潜规则,对消费市场的侵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依靠渠道“霸权”,大笔利润都被并不创造实际价值的中间环节所攫取,对制造业和消费者造成两头挤压。
洪经理说,与卖场“旱涝保收”的各种收费相比,传统制造业面临巨大生存压力“中小型运动鞋企业的平均利润率还不足3%,仅能勉强维持企业运转。”
张经理表示,受三聚氰胺事件影响,近几年绝大多数国产奶粉企业都是入不敷出,苦苦支撑。希望政府能够下大力气整治渠道“霸权”,为供货商减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蔡经理告诉记者,以一个出厂价1元的糕点的为例,到经销商手里售价要到1 .45元,再到卖场上架,加上各种进场费用,零售价就得标到1.8元。其中,经销商的1.45元中,还要扣掉10%-20%的返点费给卖场。最保守计算,卖场各种不合理费用至少占到糕点最终零售价的27.5%。
“羊毛出在羊身上,被逼无奈的供货商,最终只能找消费者埋单。”刘经理说,供货商采取的手段一般是变更商品规格、型号,提高商品售价。原本单价100元的商品,到超市上架,至少得卖到140元以上。
其次,打击小型商贸流通业态,抑制居民正常消费意愿。
赵忠秀指出,国内商贸流通业态发展较晚,从理论研究到实践环节都严重不足。一个外资“巨无霸”超市进场,就把国内所有企业、所有品牌都征服了。
据赵忠秀反映,按照国际上一些大型超市的经营策略,一般每5万人口范围内建一个中心店,所到之处“一杆插到底”,周边其他商铺都难以生存,严重打击了其他流通业态,不利于零售终端业态的多元化发展。由于大卖场抬高了商品零售价格,也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老百姓的正常消费意愿。
再次,“通道费”的概念最早由外资流通企业引入中国,但目前已经畸形发展,导致本土流通企业纷纷效仿,成为束缚中小企业的“紧箍咒”。
张经理说,在四川,一些生意较好的乡镇小商店,也都学着开始收取“通道费”,无非就是收多收少的问题。以乡镇为目标市场的中小型生产企业本身日子就难过,正是最缺钱的时候,却经常被商场乱收费、拖欠货款压得喘不过气来。
最后,流通环节的潜规则,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收入环节,养活了很多人。比如,很多采购经理和促销人员,由于商场开出的工资待遇极低,他们就靠各种“吃拿卡要”过日子,在更大程度上助长了商业腐败行为的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