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为留钱保命 地产股沦为铁公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4 04:06 来源: 信息时报

  

为留钱保命地产股沦为铁公鸡
为留钱保命地产股沦为铁公鸡
为留钱保命地产股沦为铁公鸡

  2011年报剪影之“王帝鬼”

  □专题策划 林燕辉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徐岚

  两市2000多家上市公司年报已全部登台亮相,生旦净末丑各自登场,描绘出一幅2011年上市公司中最精彩的行业众生相。

  梳理年报发现,2011年度地产公司扮演了“吝啬鬼”的角色,而“分红王”仍旧被酿酒行业占据。“打工帝”再度易主,虽然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普遍下滑,但高管挣钱纪录还是被不断刷新,其中金融、地产领域,高管薪酬尤显丰厚,税前年薪达到500万元的有20人左右……

  分红王:酿酒行业 典型代表:贵州茅台

  半年前履新的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烧向了A股市场长年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从2011年年报来看,这把火的效果不错,据记者统计,2011年度两市分红派现总额超过5390亿元,占上市公司年度业绩总额的28.57%,分红总额增幅跑赢当年业绩增幅。

  从行业来看,酒类上市公司夺得2011年度分红之冠,分红排名前五的上市公司中,除紫光华宇外其余4家均为酒类企业。其中“分红王”非贵州茅台莫属,公司2011年实现净利润87.63亿元,同比增长73.49%,抛出了“每10股派现39.97元”的A股史上最高分红预案。贵州茅台一直是A股市场上的分红排头兵,2009年公司“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85元”,2010年的分红方案则是“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3元并送1股红股”,贵州茅台已连续两年问鼎A股“分红王”的宝座。

  除贵州茅台外,张裕A、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分列第二至第四位,这四家酒企分红总额合计超过70亿元。事实上,回溯2009年至2011年这最近三年间的A股分红排行榜不难发现,能够连续3年挤入前10名的只有贵州茅台、张裕A、洋河股份3只酒类股。尤其是最近两年来,A股分红排行榜的前列更是常常被酒类股和次新股公司瓜分,只不过相比贵州茅台、张裕A这类年年均位居前列的分红常客,次新股公司中此起彼伏涌现出的高比例分红公司如海普瑞等,似乎都缺乏些“耐力”,在2010年大额分红后2011年业绩已经出现了下行,因而未能延续分红力度。

  点评:需要注意的是,“分红王”并不意味着对投资者有着绝对的吸引力,因为高昂的股价让酒类公司即便慷慨分红,从股息率角度来看也极为可怜,甚至大幅度跑输银行类股。“分红王”贵州茅台股息率仅为2.07%,排在A股上市公司第278位,张裕A和洋河股份的股息率排名仅为525名合694位,仅有泸州老窖的股息率排名挤入了A股前百名。

  打工帝:金融 典型代表:中信证券副董事长殷可

  2011年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出现了滑坡,但高管薪酬却仍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在剔除了上市公司最大利润构成银行股之后,2365家上市公司净利润仅微幅增长了2.64%。然而非银行类上市公司的平均高管薪酬已经从2010年的383.92万元上升至429.86万元,涨幅高达12%,薪酬增长幅度是同期业绩增幅的4.55倍。

  从行业来看,在申万23个一级行业中,除了金融服务和家用电器的平均年度薪酬出现下降外,其余21个行业的平均高管薪酬全部上升,交运设备行业的平均高管薪酬增幅高达23.27%。但从绝对值来看,金融服务仍以2002万元的平均薪酬大幅领先所有行业,同时也是当之无愧的人均薪酬最高的行业,16家上市银行人均薪酬福利从16.97万元到44.74万元不等,11家上市券商人均薪酬福利从13.9万元到49.86万元不等。在引人瞩目的金融、地产领域,高管薪酬尤显丰厚,税前年薪达到500万元的有20人左右。

  从个人来看,2010年A股全部上市公司中薪酬最多的是中国平安张子欣,其年薪达到1067万元,是当年A股高管中唯一年薪超过千万的。但2011年年报却显示,中信证券副董事长、执行董事殷可以税前1601万元的薪酬居A股公司首位。在中信证券内部,殷可虽是副董事长,但管理的具体事务是中信证券国际。2011年,中信证券国际实现营业收入6.42亿元,净利润仅有681.35万元,也就是说,殷可的薪酬已经相当于中信证券国际净利润的2.3倍。即使在中信证券内部,殷可的薪酬也是其他副总经理薪酬的三倍以上。此外,万科董事长王石、总裁郁亮税前薪酬分别为1504万元和1305万元紧随其后,表明至少薪酬方面,万科已经在向汇丰这样由职业经理人掌控的公司接轨。

  点评:上市银行高管薪酬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尤其是在实体经济低迷,银行业和地产业却诡异繁荣的“怪象”更成为众矢之的。在已披露的银行年报中,中农工建交五大行行长税前合计总薪酬均在100万元上下浮动。不仅如此,从目前银行的经营模式看,银行业内的薪酬分为基本薪酬和绩效薪酬两块,高管年薪只反映了高管的基本薪酬情况,而绩效薪酬以及各种年金、过节费、公积金等尚未列入,由此看来高管薪酬可能比年报所示更高。

  吝啬鬼:房地产 典型代表:华业地产

  虽然郭树清上任后的第一把火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但两市仍有近三成公司未曾派现分红。据统计,两市2011年末未分配利润合并报表数据高于10亿元、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负或与合并报表数据相差10倍以上的公司中,仍有12家公司没有进行现金分红,其中又有7家为房地产公司。与此同时,两市有近70家公司上市以来从未派现,其中也是机械设备和房地产行业公司占比最大,两行业公司合计占比近四成。

  从年报情况来看,全部146家沪深上市房企中,共计有20家企业2011年营收过百亿,营收超过50亿的房企则有33家。同时,2011年亏损房企仅10家,但净利润下滑61家,占比36.97%。本轮调控中,房地产行业增幅减速是显而易见的,A股上市房企净利润同比增长12.42%,增速创下2008年来的新低。而在市场、政策的双重压力下,房企的高负债再度成为关注点,据统计,上市房企的合计负债达到了1.33万亿,创历史新高。就连深交所也提醒称,2011年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速放缓,房地产公司资金压力仍较明显。

  然而,上市房企吝于分红却不仅仅由于资金问题,还有财务手法的关系。以华业地产为例,公司拥有16家全资子公司及2家控股子公司,这使得母公司财务报表与合并报表有着极大的差异。2011年华业地产实现营收24.02亿元,盈利4.42亿元;而其母公司仅完成营收948万元,净利润为-1.09亿元。巨大的盈利差距让华业地产未分配利润在合并报表中显示为10.99亿元,而在母公司财务报表中却是-4.15亿元。公司即以此为依据不进行现金分红,仅进行了“每10股转增12股”转增操作。如此藏富于子公司的做法,似乎也与公司的经营情况难以匹配。

  点评:在调控政策风云变幻的2012年一季度,房企还没来得及走出年报负债率高企的阴影,就跌进了季报净利润亏损的深渊。纵观各房企一季度业绩预报,出现得最多的大多是“预亏”或“预减”等悲观字眼。诚如万科集团总裁郁亮所言,政府调控能力在增强,房地产企业的“保命能力”也在增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房企吝啬分红无可厚非,但若以会计手法作为遮掩,用行业“寒冬”来掩盖自己本不差钱的现实,从而回避分红的责任,则未免太不厚道。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