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快速健康发展 企业直接融资渠道进一步丰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5 03:03 来源: 金融时报

  中国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 李刚 李放

  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了实体经济在整个国家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同时也将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放在了首要的位置。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企业从金融领域获取资金的渠道多元、畅通。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对于支持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支持农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支持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近几年来,债务融资工具市场始终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根据央行2011年统计数据,2011年我国社会融资总量为12.83万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净额为1.37万亿元,占比约为10.68%,较2010年提高2.2个百分点。作为目前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的主要板块,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截至2011年,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累计发行量已超过5.8万亿元,余额超过3万亿元,银行间市场已经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新兴产业累计提供超过1万亿元的融资。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发展,促进了债券制度不断完善。在发行管理机制方面,注册制顺应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强调充分信息披露和投资人自主判断,满足了广大市场主体的需求,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市场发展潜力。在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方面,初步形成完整的信息披露的框架,从产品的发行、上市流通到登记托管和结算都有相应的部门提出的信息披露要求。在信用评级体系建设方面,设立按投资人付费模式运作的中债资信评估公司,规范信用评级业务行为,提高信用评级公信力。在市场风险分散分担机制建设方面,发起设立中债信用增进公司,推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创新试点,探索发展市场化风险分担机制的新路径。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发展,丰富了直接融资体系。随着近几年来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的发展,公开发行的债务融资类产品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非公开定向发行的债务融资类产品仅局限于金融债券。从市场内生需求出发,逐步构建了非金融企业以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为基础,以其含权化、外币化品种为补充的多层次直接融资产品线,并推出了非公开定向发行方式,满足了市场主体需求,丰富了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和手段。拓展非金融企业进入,弥补了企业融资发行方式单一性问题,更加有效的配置了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发展,创新推动了“三农”及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积极引导主承销商等市场机构加大对涉农企业的服务方式和产品创新,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创新动力和潜力;结合涉农企业自身特点及其多样化的投融资需求,先后推出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结构化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等创新产品;针对涉农中小企业盈利能力不强、资信评级较低的特点,利用集合授信、打包发行等方式,推进涉农中小企业发行集合票据。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情况,促进优质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使成长性良好的中小企业募集到发展所需的资金。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发展,积极推动了利率市场化。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市场的发展改善了金融市场体系和利率结构,自2005年以来,企业信用类债券规模不断扩大,余额占比持续上升。企业信用类债券市场与实体经济休戚相关,该市场的扩容,极大提高了实体部门参与资本市场的积极性,使债券收益率更加真实的反映实体经济的运行状态,也使通过合理价格信号配置金融资源的方式更加有效,并“倒逼”商业银行主动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从而对利率市场化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影响。

  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发展,拓宽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渠道。商业银行作为我国债券市场一个重要的参与主体,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积极参与了直接融资市场业务,有效推动了自身经营方式的转型。商业银行通过对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承销,增加了中间业务收入,改善了过去仅靠利差的利润结构。

  在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市场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中国的债券市场仍然是一个年轻的市场。从产品结构来看,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的推出推动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活跃和发展,而资产支持证券、集合票据的规模较小;企业债券信用级别较为集中且较高,对于投资需求重于资产配置需求的投资者而言,产品相对缺乏;资产支持证券标的资产以优质资产为主,产品种类有限。从风险管理角度来看,我国部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还较大;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至关重要,应丰富满足银行流动性管理需要的产品种类。从信息披露来看,仍需在完善交易商的信息披露制度、把握信息披露的差异化程度、推动评级行业的发展、共享企业与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方面进行改善。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金融市场部)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