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法国大选与中法关系走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7 00:59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法国大选与中法关系走向

  

  本报记者 王尔德 北京报道

  5月6日,法国将举行第二轮投票,届时将决出新一任的总统人选。

  旅法政治学者宋鲁郑预计,社会党可能会胜选。“接下来,法国将忙于应对国内危机,危机中的法国更需要中国的支持,没有余力与中国发生较多冲突。”

  “欧债危机促使法国更多的关注自身问题——在这次大选中也得到验证。”宋鲁郑对本报记者强调,和2007年那次大选不同,此次大选各候选人都把注意力放到国内,而相对忽视国际事务。”不过, 他提醒,中法之间可能会在欧盟航空碳税和西藏这两个问题上产生摩擦,需要引起关注。

  欧债危机对法国大选的影响

  《21世纪》:在目前正在进行的法国换届选举中,领先的社会党候选人弗朗索瓦·奥朗德和现任总统尼古拉·萨科齐在法国总统之间的政治分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他们对于欧洲统一走向的构想有无区别?区别何在?

  宋鲁郑:一般来说,左派主张增加税收,扩大福利 ,而右派主张减少税收,提高效率。具体到法国大选当中,左翼的奥朗德主张经济刺激政策促进增长,做大蛋糕,而通过向富人征税来平衡开支,来应对当下的危机;而右翼的萨科齐则主张施行财政紧缩政策,大幅削减目前的财政开支,以减少财政赤字。这是他们的主要政治分歧。

  他们尽管存在这样的政治分歧,但对欧洲未来的统一走向构想上,并没有不同意见。现在欧盟有统一的议会和货币,但财政政策各自为政。包括法国在内的各国不同政治派别的领导人都希望欧盟能在统一的财政政策上更进一步,尽快形成统一的财政政策。

  这一点在政治领导人之间已经形成了共识,但民众之间还存在很大分歧。比如,很多法国百姓会认为,法国不是希腊那样的小国,而是一个老牌的大国,如果财政政策一体化了,法国在财政政策上的参与权和决策权会大大缩小,还会导致穷国变相抢走法国的部分国民财富,因此法国会成为受害者。

  《21世纪》:欧洲的债务危机对这次法国大选有怎样的影响?这次危机给法国社会是否会带来一些变化?

  宋鲁郑:此次危机对法国大选影响很大,主要有四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各个候选人都将目光集中在内政,对外交问题关注很少;其次,萨科齐的支持率降低,也成为自1980年代以来,非常罕见的在任总统在连任竞选中落后的先例,如果他落选的话也将成为30年以来首位连任竞选败选的先例;第三,公民参与选举的投票率很高,首轮投票率达到80%,之前民调结果担心本次法国大选的投票率偏低的问题并未出现,说明危机当前,公民们对政治不再淡漠;再者,参选的极端政治势力得票率很高,比如极右国民阵线候选人勒庞获得17.9%有效选票,而极左左翼阵线候选人梅朗雄得到11.7%的有效选票。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在1929年大萧条的时候,不少国家也发生过类似的现象,不能不引发人们的担忧。

  中法之间未来可能的合作和摩擦

  《21世纪》:在此次法国大选中,奥朗德和萨科齐在选举策略里,各自宣扬的中法关系策略有哪些特点?

  宋鲁郑:这次大选,候选人关注的焦点都在内政,而2007年的大选很不相同,当时包括中法关系在内的外交问题是焦点之一, 但今年的大选,大家关注的核心议题是如何应对国内危机,如何处理和欧盟的关系,中法关系的位置不再在议程之内。只有人民运动联盟的一份文宣和中国有关,是指责社会党放弃核能的政策所带来的后果之一是法国将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和中国的煤炭。

  其中,关于中国的部分是有问题的。实际上,中国2008年还是煤炭出口国,2009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约38万吨煤炭;2010年,中国对美国的煤炭进口量猛增至约400万吨,短短一年内增加近10倍,全年从国外进口的煤碳达到1.6亿吨。

  《21世纪》:您对法国此次选举的结果有何预测?不同的领导人上台之后,中法关系会有哪些走向?

  宋鲁郑:我预计奥朗德可能会胜选。在第一轮竞选之后,左右对峙,但右派之间不团结,勒庞不会呼吁自己的选民支持萨科奇,而左派比较团结,其竞选路线在民众中支持率很高。

  假如社会党胜选,他们首先会聚焦内政问题,重新审议法国与欧盟签署的新财政公约,暂时不会考虑与中国的外交问题。

  法国由于制度性原因,应对危机的周期长。如选举使得现政府迟迟推

  不出系统的应对方案,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之策。选举过后,推出政策需要政党博弈和国会程序,预计周期在一到两年左右。政策实施后还会面临工会、民众的反对。等到政策产生效果,又需要一至两年。可以说下一个总统的任期内,最顺利的话,有可能度过危机。而在这期间,法国都没有余力再和中国发生大的冲突。

  《21世纪》:尽管法国目前对中国关注很少,但是从长期来看,由于欧洲债务危机的出现,中法关系有了新的变动因素,那么您预计中法之间会有哪些新的合作空间,在哪些领域可能产生磨擦?

  宋鲁郑: 从合作的角度来看,危机中的法国更需要中国的支持。比如扩大中国市场、吸引中国的投资和游客以及希望中国购买欧洲债券,帮助渡过难关。相反美国由于自身难保,对欧洲债务危机置身事外。

  同时,我们也排除危机之下,在以下两个领域可能会发生摩擦。

  第一,欧洲正在推行的航空碳税,中国以暂停购买45架空客应对。这引发了法国社会的反弹。执政党议员卡莱庸(bernard carayon 希拉克任巴黎市长时的主要助手)在接受欧洲一台采访时强烈反对欧洲做出让步,用词十分夸张。认为是中国在要挟,欧洲如果让步,将失去一切。其理由是,法国要重振工业,就要迫使其合作伙伴采用同样的道德和环境标准。他甚至把对中国的让步比做1938年对德国的慕尼黑让步。应该说,类似的贸易摩擦如有,并可能随着其国内的政治生态变动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政治和外交效应。

  第二,因为法国人对西藏问题有很多误解,所以,西藏问题也会造成中法之间的潜在摩擦。

  法国人对西藏问题有很多误解

  《21世纪》: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应该如何在民间外交和公共外交中,向法国人解释西藏问题?

  宋鲁郑:在法国大选前,我参加了参议院举行的,由参议员、身为参议院西藏事务信息小组主席Jean-Fran?ois Hubert先生主持的“西藏十七至二十一世纪历史”会议。

  会议当天是星期六,我按时来到参议院。结果看到长长的排队先不由大感意外。要知道法国人很注重家庭生活和休闲,居然会这么早就来此排队,可见他们对西藏事务的关注,也可见西藏议题在中法两国关系的重要性——或者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法国百姓对西藏的关注,从而让一个和法国无关的事务成为中法两国之间经常发生冲突的因素。

  与会的法国藏学家们说来说去,举出很多例证,无非就是一个逻辑:西藏是一个事实上独立的地区。如果说前面的人只是暗含着这样的结论,最后一个发言的Katia Buffetrille女士干脆直接讲了出来。

  在我看来,他们的这些所谓史实,其实并站不住脚。比如一位学者认为汉藏是相互影响,平等的文化交流。其理由之一是在乾隆的陵墓中,到处都有藏语,葬在一起的皇后、嫔妃的灵柩上都有藏语祈祷文。我当时不由笑了,我身上还带着人民币,真想展示给他们看:上面还有藏文呢。再者说,历史上周边国家都曾使用过汉语,就是法国,现在到处都有汉语,是不是也可以拿来当作证据?英语全球流行,也可以拿来作为证据?

  另外理解历史一定要还原,而且还要考虑到文化背景。比如,建立在民族国家基础上的主权概念来自西方,中国一直是文化或者文明国家意识,直到清末才引进。随后也改以主权关系确定国家的概念,包括和各民族的关系。而且更重要的是,主权的内涵一直在变动,也不一定和治权结合在一起。比如,同为中国的一部分,香港和澳门有自己的护照、货币、边境、独立税务、邮票等——这些一般都认为是主权的外在体现。如果按照这些人的逻辑,西藏不是中国的,那么香港和澳门岂不也是?中华民国时期,西藏也曾出现过类似的主权治权分离现象,但这并不是西藏不属于中国的理由。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