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媒:美国无力因分歧与中国较劲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7 08:3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美国“DailyBeast”新闻网站5月5日文章,原题:美国无力就任何对华分歧与中国对抗 有关陈光诚的一连串事件已成为引发美中关系紧张的最新源头。而美国政界令人不安的应对方式,凸显美国依然对21世纪初的现实世界形势置若罔闻。

  至少从威尔逊总统(美国第28任总统———编者注)时期起,美国就向全世界摆出拥有特殊道德体系的姿态。但美国经常违反其宣称捍卫的言论宗教自由、民主和不侵犯其他国家等原则,而且这些原则仍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一部分。

  每一个像基辛格这样视维持国际秩序先于人权问题的现实主义者,都对应着一个将人权当作外交政策核心的吉米·卡特。历史学家无疑将注意到,外交政策的实际差别并不像宣传的那样泾渭分明。对人权的坚定承诺不仅是全球斗争中代价极小的一部分,还能使美国看似与天使站在一起。

  对待“东方阵营”以外的国家,美国能动用经济制裁或军事干涉等各种手段逼迫对方就范。这种背景对当前的陈光诚危机产生重要影响。奥巴马政府被指责为对中国表现出“软弱”和“纵容”。但这些批评言论与美国的真实世界地位背道而驰。

  首先,美国并不具备胁迫中国的实力。美国能惩罚缅甸政权,但对中国这么做的代价是经济陷入混乱。现实世界是许多国家的做法令其他国家反感,但后者除强烈反对外也无能为力。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事件后的美国无疑就是例证。其他国家可能发现这些行为应受到谴责,但它们依然同美国交往。

  将美国对异见人士命运的反应看成是美国示弱,更能说明美国人对自身实力的错觉,而非美国的孱弱。如果力量不能迫使所有人对你言听计从,那么我们就必须在反对我们认为错误的行为的同时,与实施错误行为的对方保持交往。

  关塔那摩监狱问题使我们难以对虐待、随便抓捕或秘密审判的政权指手画脚。无人机对外国的攻击无助于解决我们的问题。陈光诚问题正得到尽可能妥善的解决,尽管美中都不会对此感到心满意足,但两国关系得以维系。鉴于美中关系是我们双方繁荣和安全的重中之重,这已经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作者扎卡里·卡拉贝尔,王会聪译)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