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出租屋咋产出"英国名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7 11:1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连续下了几天瓢泼大雨的广州,路面、空气一片潮湿。日前,忙活了一天的记者,已经有点疲惫。就在这时,手机铃声突然地响了起来。

  “你好,我们发现一处涉嫌假冒英国某知名品牌运动服的窝点,有空一起去现场看看吗?”原来是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三打”办公室的电话,说他们的整规打假办巡查人员在日常排查时,发现一可疑制衣厂。进一步检查发现,制衣厂不但无证运营,还涉嫌制售假冒英国某知名品牌运动服,于是火速联系辖区昌华工商所,共同查处该制衣厂。

  近来,花都打击制假售假的行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很多制假售假窝点已被端,记者一直很想亲自到现场看看“山寨产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机会突然就来了,精神立刻一振,马上关掉电脑。稍微收拾下办公桌面便飞快地跑了出去。

  涉嫌假冒英国某知名品牌运动服的服装厂就掩藏在新华街清布村雅瑶中路一片居民楼中间,清布村的出租屋大多集中在这里。这是一栋三层的水泥楼房,目测每层面积400平米左右,从左边的楼梯往上走,一楼是一个寻常无奇的商铺,二楼是一个有牌有证的正规手袋加工厂;再往上走便有猫腻,第三层就是无证又假冒名牌运动服的服装厂,门口并没有标明厂名,里面的房间全部被打通,放置了二十多台制衣车,缝衣服所需的布料、纽扣、针线等材料一应俱全。

  记者赶到的时候是6点左右,新华安监中队和昌华工商所的执法人员正在清点及登记服装成品的数量,桌上、地下到处堆着各种布料、衣服,已做好的成品全是球服、运动服等,衣领等地方清楚地印着英国某知名品牌的商标,不管是布料、做工还是商标都仿得比较逼真。桌上还放置了大量尚未缝到衣服上的散装外国商标。厂房内,不少成品已经包装好装箱了,但对于老板的信息,以及产品销往何地,留守的员工却一问三不知。

  执法人员说,发现该厂时,共有40多名工人在紧张忙碌地生产“名牌运动服”。他们赶到现场后,工人们全不见了踪影,只留下一名20多岁的年轻男子在不停地打电话联系老板。留守的男子说,工人们都下班回去了,他3月25日才到工厂上班,什么都不知道。

  新华街整规打假办组长熊永健告诉记者,这类制假窝点通常有三大反侦查手段:一是选择偏僻地点,多在较为隐蔽的农村或城乡结合部,避开人多的地方生产。在生产时间上也尽量避开工商巡查的时间。如果没有群众举报,日常的监督巡查比较难发现。

  二是快速出货,不留痕迹。制假窝点实际是假冒产品的“组装车间”。衣服上的吊牌、商标往往直接从五金店、服装市场购进,然后在出租屋里装订到衣服上。所以生产周期一般都非常短,通常都是制作完成就迅速将成品转移。而且,制假窝点往往不会将任何生产、销售单据留在现场,以防留下证据。这个过程中,老板一般很少出现。所以,执法人员往往只能扣下货,人也只能抓到工人,很难抓到主犯。

  三是减少买卖双方信息沟通。非法生产者和下游的买家之间既没有签订买卖合同,也不知道对方的具体身份,买卖过程中只通过一个手机号码联系。

  7点左右,成品数量终于清点完毕。执法人员表示,该制衣厂在出租屋内生产、储存以及住人三合一,涉嫌无牌无证,商标侵权。目前,他们已经依法对屋内设备,478件服装成品以及大量半成品全部暂扣,并对该厂依法进行查封。

  记者获悉,这些制假窝点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下游的买家形成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整个产业利润丰厚。熊永健说,假名牌服装的生产成本很低,一件只有十几元。生产出来后,分销给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的一级代理商,再由他们外销至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价格往往可以过百元至两三百元不等。

  此次打假执法,只是广东省目前正在开展的打击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商业贿赂“三打两建”行动取得的战果之一。新华街党工委委员、三打办主任徐耀钱介绍,开展三打两建工作以来,新华街共捣毁制假售假窝点共17个。执法人员表示,企业只有取得商标权利人授权的生产委托书,才能生产该品牌的商品,否则就涉嫌商标侵权。市民若发现这样的制假窝点,可积极向相关部门举报。

  (责任编辑:彭金美)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