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你的企业在成长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7 11:59 来源: 《新领军》杂志

  成长高手具有三个不为人知的秘密理念:寻找独特视角、从行动中获取动力、赢得众人支持,这些使得他们的企业能够获得真正的、可持续的成长

  罗伯特·M·托马斯科 (M.ROBERT M.TOMASKO) 企业组织效率管理大师,曾为可口可乐、万豪和丰田等国际著名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著有《规模精简》、《企业成长》等书籍。

  青啤,从“做大做强”到“做强做大”

  青啤从2001年开始转变从“做大做强”到“做强做大”的战略思路,并放缓盲目扩张的步伐

  ■ 文/本刊记者 胥新蕊

  青啤曾经将自身定位于中高档市场,但中高档啤酒市场容量仅占全国市场的15%,并不能满足其想要掌控全国区域市场版图的野心。为了攻入增长快速且有成长潜力的大众(低档次)市场,从1994年开始,青啤以“做大做强”为收购策略的核心,借着收购当地啤酒品牌在各省市大肆扩张。 到2000年为止,短短6年时间,青啤完成了40多项收购活动,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1%。从财务数据报表来看,青啤似乎从“做大做强”的战略中尝到了甜头。然而,由于彼时青啤是独资经营的公司,财力薄弱,在短时间内进入市场的代价是:它以较低成本收购的都是一些素质较差的中小型啤酒厂,这为它败走大众啤酒消费市场埋下了伏笔。 至2001年,青啤在低端大众市场的亏损高达7000多万元,不得不以高中档市场的利润去补贴低端市场,结果却拖垮了青啤整体的竞争力及其盈利能力。 2001年7月,青啤新总经理金志国上任,他明确调整了青啤的运作战略——由“做大做强”变为“做强做大”。“中国企业规模越大死得越快,国外企业追求的是五百强,中国企业追求的却是五百大。”金志国表示。 青啤的改革目标有:架构重组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建立ERP系统,及时掌握各地最新的市场库存、货物和资金流动情况,提供准确依据来制定市场策略;成立了仓储调动中心,以重新整合、优化运输仓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减少运输周转次数,压缩库存;外包物流,节省自营运输部门的人力和固定资产成本,计算下来一年可节约1000万元;品牌重组,集中资源以加强竞争力。 实施改革7年来,青啤彻底实现了以优化价值链为主的组织变革,工厂营运效率也有大幅提高。即便是在啤酒业进入微利时代,青啤也是行业内净利润最高的企业。 然而改革成功的青啤并不能一劳永逸,风险与考验总是潜伏在行进之路的两侧,2008年的金融危机便是其中之一。 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给青啤带来的考验是:如果美元与人民币汇率小于1:6,青啤出口就将亏本,到了这个临界点怎么办?对此,金志国认为金融危机对企业的伤害比外资并购更大,必须保持充裕的现金流。 金志国庆幸自己经受住了考验,没有在彼时股市、房产火爆之时去投资浪费资金;同时抓住机会,成功向A股市场发行了15亿元人民币、期限6年的认股权和可转换公司债券,票面利率仅为0.8%,极大节约了资金成本。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